年3月的一天,湖北省江陵县某村,村里正在召开批判大会,被批的人名叫侯礼祥,罪名是曾经“模仿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的笔迹写介绍信”,“妄图冒充老红军”,“混进国家机关工作”,“骗取革命军人待遇”。
台下的群众义愤填膺,高呼口号。
侯礼祥则分辩说:“我冤枉,我没有冒充,介绍信是真的!”
“还不老实认罪,罪加一等!”
就在这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从车上下来几名公安战士,来到会场。
他们来到主持会议的村干部面前,悄声地说:“请帮我们找一个人,他叫侯礼祥。”
“你们,找他干什么?”
“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点名要找他,在县委等着“,公安局的同志说。
听到这里,村干部怔住了。
这么多年来,侯礼祥一直拿着杨得志司令员的信说自己是老红军,被县委定性为特务、坏人招摇撞骗。怎么突然间杨得志要见他,难不成,那信件是真的?
既然如此,为何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了,他才会被想起?
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侯礼祥生于年,湖北江陵县侯家台人。
小时候侯礼祥家境还不错,因此他念过几年私塾,喝了不少墨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父母相继离开人世。
因为生活所迫,侯礼祥来到古城荆州,打算凭自己的文化,找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但是却处处碰壁。无奈之下,侯礼祥只好到处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受尽了地主恶霸的欺辱。
年春节,一个好消息传来,红军要扩编了。
漂泊在江西打工的侯礼祥高兴坏了,他早就听说这是一支穷人的队伍,他毅然报名参军,成为红5军第2纵队第2大队第6中队一名战士,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不过在报名的时候,登记的同志一时疏忽,把他的名字阴差阳错写作了“李祥”。
为什么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侯礼祥乐意接受“李祥”这个名字呢?
侯礼祥说:“小时候我在家里,无论是父母,还是乡亲们都只叫我的名,而不叫我的姓。”
“当时登记的人写错了,我想,十八字李就十八字李吧,这是一个大姓,反正戎马倥偬,姓名只是个代号,就将错就错认下了‘李祥’这个名字。”
他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命运却因此而改变,耽误了几乎一生。
话说侯礼祥革命态度解决,也有文化,参加红军后进步很快,年3月,他就被红3军团任第1师1团团长彭绍辉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10月,彭绍辉跟着部队从江西出发,踏上万里长征路。他也由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步一个台阶地提拔到红军团长的职位。
侯礼祥的前半生,跟“一”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在家里是老大,生在一月。
长征前他所在的部队是(红3军团)第1师1团团长一营)。
长征中,他到了第一方面军一师一团一营一连。
就是这个“一”字,让侯礼祥所在的部队在长征路上始终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当时,一军团的军团长是林彪,一师的师长是李聚奎,团长是杨得志,连长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侯礼祥。
如果说红一团是一把尖刀,侯礼祥的一连就是刀锋。换言之,长征队伍所过之处,必有侯礼祥一连全体指战员留下的足迹,还有汗水和血水。
先遣部队是最艰苦的,他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大部队的到来提供方便,扫清障碍。
先遣部队也是最危险的,他们要面对的障碍不光是天然的,还有人为的,即国民党军队的堡垒和炮火。
长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攻打腊子口等著名战斗,侯礼祥所在的一营,一次也没有落下。
史料记载强渡大渡河的勇士中没有营职干部,还说只有十七位勇士。但是侯礼祥说那是记错了,有22位勇士,自己也参加了,但是却被认为牺牲了。
侯礼祥说,多年之后,杨得志对于“李祥”参加强渡大渡河的事实记忆犹新,在回忆录中予以叙述与肯定。
侯礼祥不但在团长杨得志的指挥下过关斩将,还跟前敌司令部第一军团宣传部长邓小平有过交集。
“那次邓小平来我们住的地方写宣传标语,当时我在场,负责帮他和石灰浆,提石灰桶,还帮他写过一个标语,受到小平同志的夸赞。”
因为始终担任最危险的任务,长征中的侯礼祥几乎体无完肤,受伤就受过五次,其中两次还差点要命。
一次是攻打四川的小河之战中,颈部被敌人的子弹打穿。另外一次是攻打陕西的甘泉,右大腿骨差一点被打断。
红军会师后,侯礼祥医院养病,已经是红1师副师长的杨得志还两次去看望他。
痊愈后已经是年春节过后,这时候红军一部开始东征,老首长杨得志成为二师师长出发去东征。战功显赫的侯礼祥则担任红一师十三团团长,和老首长杨得志从此分别。
这时候的红一师,师长成了陈赓、政委则由杨勇担任。
年冬,侯礼祥被调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足见上级对他的重视。
因为毛主席担任过这所大学的负责人,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罗瑞卿都曾是大学的老师,这所学校出了很多名将。
侯礼祥说:“那段时间是我最轻松,最愉快的时候,也是我进步最快的时候。”“我的文化水平在那段时间里突飞猛进,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杨得志
当时抗战已经全面爆发,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上了前线,侯礼祥在抗大学习时,卯足了劲,打算上阵杀敌。
可是在学习结束后,上级考虑到他身体的状况,把他留在了后方,让他担任延安中央警备团副团长。
侯礼祥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只能服从命令。
年初,他在训练中再次受伤,后来康复后没有恢复到理想的状态。组织上照顾他,让他在年底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
当时他非常苦恼,战友和首长们都在前线杀敌,自己却成为废物,不能再上前线工作了,还拖累大家。时任办事处领导的叶剑英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开导他,让他树立起生活和革命的信心。
侯礼祥受到鼓舞,开始坚持锻炼身体,健康状况果然有所改善。不久之后,侯礼祥主动要求到敌占区去开展工作。他的要求得到湖北省委的批准,被安排到了中共江陵中心县委。
当时,江陵中心县委分管江汉平原的枝江、江陵、潜江、监利、石首等几县。中心县委书记叫魏西,他热情接待了侯礼祥,并将他的资料入档,安排他到监利县朱河镇的洪湖湖区开展革命工作。
当时的侯礼祥踌躇满志,打算在家乡大干一场,可是上级却迎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也许是不信任他,上级没有给他安排具体工作,把他冷落到了一边。
侯礼祥心灰意冷,请假回家探望父母,带着他的荣誉证、残疾证等手续回了老家。他把那些所有能证明自己光荣历史的文件、证书放到了一个皮箱里,放在了床下。
可是一天出去走亲戚,回来之后却发现皮箱不翼而飞。
原来村里的不法之徒认为他在外面闯荡十几年,还带着一个皮箱,觉得他发达了,就在他出去之后,翻墙入户,将他的皮箱给偷走了。
发现皮箱被盗,侯礼祥气得几天没有吃饭,他把自己反锁在家里,大病一场,那可是被他看作是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
假期结束后,他去找组织,但是已经物是人非,日军扫荡,国民党打压,党组织也转移了。侯礼祥从此和组织失去联系,只好重回老家侯家台。
春去秋来,时光匆匆,年,革命胜利了,侯礼祥积极投入到本村的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去。此时,侯礼祥公开了自己是红军团长的身份。
但是,因为证件被盗,当时通信手段落后,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侯礼祥虽然从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杨得志、陈赓和杨勇以及邓小平这些老首长的新闻,但是自己无法跟人家联系。
想写信,又不知道人家的地址。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身份,开始在农村生活下去。随着年龄的增加,侯礼祥的身体也每况愈下,走路气喘吁吁,阴雨天伤口疼痛不止。
他越想越觉得憋屈,自己为革命出生入死,为何落到这步田地。
更难以忍受的是,乡亲们那歧视的目光。因为当时他曾经向组织上说自己当红军的那段光荣历史,从此之后他就成为乡亲们冷嘲热讽的对象。
“在外面当兵几年就当了团长,忽悠谁呢,要是团长那么好当,早就遍地都是了”。
“就是,估计在外面混亏了,编个瞎话说自己是英雄”。
“他是团长,我还是将军呢”。
乡亲们嘲讽他也就罢了,妻子也说他不诚实:“你要真参加红军,当过团长,为啥又回来了?为啥你的首长不来找你?”
其实杨得志和杨勇等首长也试图寻找的自己的老部下,尤其是在年授勋时,他们没有看到“李祥”的名字,心里更是放心不下,到处打听。要知道,按照侯礼祥的资历,授予少将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由于侯礼祥和组织上早已失去联系,想查找也无从查起。
不管怎么说,乡亲们对侯礼祥有了成见,看他的目光都非常特别。因此侯礼祥觉得太窝囊,心里憋了一口气。他发誓要将自己的历史弄明白,洗清冤屈。
可是正如上文所讲,没有首长们的联系方式,无从下手。
到了年,乡里新来个干部,听说他的遭遇后对他很同情,给他出了个主意:“你要真是老革命,就给中央办公厅写信,让他们转交。”
听了干部的话,侯礼祥如梦初醒,他回到家里拿起笔写了一封信:
敬爱的中央军委领导:
我叫侯礼祥,原名李祥。我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曾任红一方面军一师十三团团长,陈赓、杨得志、杨勇将军是我的直接上级。年和年,我在延安任过中央警卫团副团长。年初,我转业到地方后与组织失去联系。现在,地方上将我定为内部专政对象。急需要老上级证明我的清白。
我不知道我的老首长们现在何处任职,特请求你们帮忙将信转给他们。
此致敬礼
侯礼祥
年10月1日
信中为什么写到会被定为“专政对象”?主要是因为涉嫌“伪造革命历史,招摇撞骗”,不过这是基层组织给定的。
几个月后,侯礼祥终于收到了杨得志、杨勇两位将军寄来的亲笔信(因为陈赓将军已经去世,所以他收到的是两位将军的来信)。
看着首长熟悉的笔迹,侯礼祥激动得大哭了一场。
他拿着那封信到处叫喊:“乡亲们,你们看看,这是首长给我的来信,我不是骗子,不是……”
但是基层组织领导担心侯礼祥身份弄清之后,会追究他们的责任,所以他们扣押了侯礼祥外来的和邮寄出的信件。
天高皇帝远,这个干部一手遮天,区公所和公社两级邮政支局和邮政代办所对他唯命是从。
所以,两位将军刚刚得到“李祥”一点儿信息,又突然间像短波收音机的信号那样稍纵即逝,再也捕捉不到。
而那位基层领导更加胆大妄为,把侯礼祥由“内部专政”改为“公开专政”对象,开会的时候每每要揪出来进行批斗。他们的理由也很充足,因为首长的信上白纸黑字写的是“李祥”,而他却姓侯,八竿子打不着,鬼才信呐。
年,杨得志和曾思玉对调,从济南军区调到武汉军区担任司令员。杨得志一直惦记着老下属,这些年没有李祥的来信,不知道他过得可好?
于是杨得志就驱车到了江陵县政府,点名要见侯礼祥。
看到侯礼祥的时候,杨得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弯腰驼背,满脸皱纹,衣衫褴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有着病态的苍老。
听到老战友说自己无钱看病时,杨得志眼眶湿润,问清缘由之后感慨万千,当即对质问县委书记:“你们怎么可以如此对待一位老红军?”
县委书记说:“我们还一直以为他是特务,给他定成了专政对象”。
接着,杨得志给这位负责人下了指示,要求他给老下属落实政策,同时问候礼祥还有什么要求。
侯礼祥说了一句话,让杨得志再次感动。
他说:“我只要政府摘掉我反革命的帽子,落实我红军的身份,这就足够了,别的都不重要。”
从此之后,侯礼祥成为人人尊重的老红军,政府还给他盖起了三间大瓦房,不但有津贴,看病吃药也全部报销。
这位为革命胜利曾经出生入死的老红军战士,余生终于在乡亲们面前扬眉吐气,那也是他应得而数十年未得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