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江水楚墓群王子午

北京治疗湿疹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文:盛夏

初秋,响晴无风,天气燠热。

淅川县仓房镇陈庄村东沟村民组一个小定居点,风景如画。沿一条小土路走向江边,小路左侧,大片橘园,青橘沉甸甸缀满枝头,碧果绿叶难分。路右侧,是大片黄熟芝麻。来到丹江口水库岸边,眼前水面大阔,水呈玉色,有两道窄窄土岭,高仅数米,像一个“V”字,自东南向西北,从岸边蜿蜒没入水库。

淅川县文物工作者张伟介绍,两道土岭,一道叫下寺龙山岭,一道叫下寺和尚岭,两道岭相距仅米。向北3公里左右,还有一道土岭叫徐家岭。年,在下寺龙山岭,发掘了著名的下寺春秋楚墓群。年,下寺和尚岭和徐家岭进行了文物发掘,两年后,考古成果被评为“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立于水库边,极目四望,山环水抱,林木苍翠,从下寺龙山岭、下寺和尚岭到徐家岭一带,方圆不过数公里,在群岭沟壑港汊中,集中了十多处楚墓群,古墓两千余座,其中高等级贵族墓有几十座,堪称“考古界一大奇观”。

下寺龙山岭,是楚国名相子庚归葬处。子庚芈姓,熊氏,名午,字子庚,后世一般称其“王子午”。

下寺和尚岭,是楚国“传奇谏官”克黄埋骨地。神秘楚墓群,在水下数米处反复被淹,墓坑都淤平了。

让我们还原余年前的一幕。龙山岭上,几座巨大墓穴和车马坑已竣工,龙山岭下楚国祖庙大殿内,灵幡飘拂,哀乐阵阵,一场风光大葬,正在进行中。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庚及两位夫人的棺椁,由千里外的郢都运来,将要移葬于此。七尊大铜鼎一字排开,一头完整牛身被切成七大块在鼎内烹煮,26口黄灿灿青铜甬钟奏起哀乐……

子庚风光大葬后,历代多有盗墓贼试图扰他长梦。直至汤汤丹江大水把他的墓彻底冲刷出来。子庚长眠之地,披露于世,子庚传奇故事,被现代人传诵。

云纹铜禁

◎屡被盗挖的楚墓

年夏,淅川大旱,丹江口水库水位最低时下落到米以下,许多古墓口在水底长期浸泡冲刷后,彻底暴露出来。库区开始流传“要想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的说法。库区百姓传说,一渔民一网下去,拉上来一兜子青铜器。

盗墓者闻风而至。淅川县文物工作者,开始了对下寺楚墓群的抢救性发掘。

这一墓群,主要分布在下寺龙山岭山脊上,龙山大致为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未被水库淹没前,高于丹江河床二三十米。丹江口水库建成蓄水后,东、南、西三面被水淹没,仅北面山脊露出水面。

年3月,淅川县博物馆考古队张西显、马新常、李玉山等人,在龙山岭发现一处面积较大的白膏泥封土墓葬,编号为下寺M1。5月,“当钻探出一个两厘米长的铜扒钉尖时,大家很兴奋,这墓,级别低不了。”李玉山回忆说。M1墓口有约40厘米厚的白膏泥,厚而硬,用镐砸半天,仅砸下几小块,发掘推进艰难。6月,墓中填土基本清理完毕,棺椁已腐朽,当清理完椁板灰后,墓中器物,都露出来了。

“这是一椁两棺、双人合葬墓。人骨已朽成灰,棺椁内有不少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中礼器占绝大多数,玉器中有很多装饰品。这座墓,共出土文物件。”李玉山说。

M1的发掘收获,是序曲。工作人员不知道,更大的惊喜还在后边。年9月,发掘队再赴下寺,开始编号M2墓口的发掘。

M2与M1相距只有23米,形制大小基本相同,墓口长9.1米、宽6.47米、深3.88米。它处于整个墓地中心,专家推测它“很有可能是主墓”。M2清理完表层淤土后,大家心凉半截,“墓室中部全被盗洞覆盖,好几个盗洞重叠,我拿探铲顺盗洞向下探了几个孔,盗洞一直深到墓底,这里头,还会有东西吗?”李玉山回忆。

马新常还是决定对M2全面钻探,发掘队从墓两端打了三个探孔,都带上来铜器碎屑。大家推测,墓口大底小,呈倒梯状,到墓底缩成只有一间屋子大小,除盗洞底部器物不保,盗洞外随葬品或许侥幸留存。

10月2日,M2正式发掘,盗洞中部,工作人员挖出四件汉代铁器,这是汉代盗墓者的作案工具。

椁室终于出露时,大家发现,像M1一样,墓室也是一椁两棺,南北并列于墓室西部,人骨架已朽,仅留骨灰和牙齿。

太阳光照到墓底,四处闪着金光。这是因为两具棺木上有大量“比A4纸还薄”的金箔残留。

工作人员发现,因被多次盗掘,M2墓室顶部已塌陷,大型青铜器多被压碎。有尊大鼎紧贴盗洞,鼎耳朵都伸进盗洞里了,侥幸留了下来。椁室四周,层层叠叠全是器物。棺内,棺与棺之间,还有大量玉器。

墓室西南角,堆放着大量车马配件及兵器等物件,有两件豪华完整的马甲,由胄甲、颈甲、身甲组成,皮革制,上有彩绘图案。

被盗多次的M2,出土器物有青铜器、乐器、车马器、兵器、骨器、玉器、石器以及工具等共件。“M2西部还有大型车马坑一个,至少有车7辆,马19匹。”《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发掘报告》记载。M2中,有许多青铜礼器、兵器铸有铭文,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专家郝本性据此考证出“墓主人是楚国令尹子庚”。

“对该墓墓主人的考定,不仅对M2本身,对整个墓群,或者说对整个楚文化研究,都有着重大意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发掘报告》称。

M2墓主身份确认后,M1墓主身份被专家推测为“很可能是子庚的两位夫人”。

发掘持续到年4月30日,共发掘春秋中晚期大中型楚墓9座,小墓15座,车马坑5座,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这一墓群,被称为下寺春秋楚墓群。

“过程很艰苦。好几个月的露天发掘,连个棚都没钱搭,热呀。人手少,夜里还要在现场看东西。资金不足,工具简陋,拍照用的是黑白相机,M1、M2墓口九米多长,相机照不全,没钱搭三角架,将帆船桅杆竖立在水里,爬上桅杆顶照相。”李玉山回忆。

发掘队还要和随时会上涨的丹江水博弈。M1离水边最近,眼看着水“呼呼”涨上来,考古队争分夺秒地清理器物,器物清理完刚一天,墓地就全淹了,省博专家来看现场,“看到的是汪洋”。

◎个性刚强王子午

M2墓主人子庚,是何等人?

子庚之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楚庄王曾“饮马黄河”“问鼎中原”,英武豪横。楚庄王带兵东征时,子庚平定了一次内乱,后被任命为令尹,掌握国家军政外交大权,任职时间6年。

“楚国,自武王开始扩张,成为南方大国。楚人有5年不上战场死后不得入祖庙传统,骁勇善战。春秋时,楚国先后与齐、晋、吴、秦为死敌,陆续吞并了50多个诸侯国,雄踞南方,威胁中原。”淅川县文广新局副局长余学珍说。

子庚英武豪横,酷肖其父。他出任令尹前,楚国刚在鄢陵惨败给晋国。他当令尹后,吴国在晋国策动下,突袭楚国,子庚临危不乱,指挥楚军佯败诱敌深入,利用有利地形,前后夹击,大败吴军。他当令尹6年,亲自领兵南征北战,楚国无一败绩。他死后没几年,楚康王在昆阳(今叶县)与宿敌晋国再次大战,楚国惨败,几乎全军覆没。

子庚过世年份及死亡原因,史无载。有专家推测他过世年龄“应有六十多岁”,算高龄了。

子庚葬在淅川,“有‘封地说’和‘归宗说’两种说法。后者影响更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曹桂岑说。

“封地说”认为,淅川是子庚封地,死葬封地,情理之中事。“‘归宗说’认为,淅川是楚国最初的封地丹阳,也就是楚始都。子庚逝后,遵循周朝殡葬礼仪,慎终追远,由当时楚国郢都,迁葬楚始都丹阳,葬于祖庙附近的下寺龙山岭楚国贵族墓群。”曹桂岑说。

周朝迁都,旧都宗庙并不废弃,很多贵族仍归葬旧都。晋国也是这样。学者推测,楚亦如此。

问题又来了,楚始都丹阳在哪儿?

说法多种。有湖北枝江说、湖北秭归说、安徽当涂说、陕东南说等等,清代宋翔凤提出丹阳即淅川说,认为丹阳在丹江和淅水交汇处,淅川在丹江以北,为丹江地望。他的说法,并不是主流说法。

“下寺春秋楚墓群惊现于世,为丹阳淅川说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佐证。”北京大学教授邹衡著文称。

子庚墓中,有形制相同大小不一的七尊铜鼎,依次排列。按周朝葬仪,子庚是大夫级,只能随葬五鼎,他随葬七鼎,这是诸侯级别,严重“超标”。这是因为春秋“礼崩乐坏”,周王室说话不管用了,楚庄王敢“问鼎中原”,他儿子就敢“超标”。

七尊铜鼎统称王子午鼎,最大的一尊,刻有86字铭文,大意是,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希望受到先祖福泽。我不畏惧不软弱,既要给人民施德政,又要以身作则,为人民作出榜样。我作为一国令尹,保护楚国,得到人民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

铭文反映出子庚的抱负远大,个性自负刚强。

M2中,还出土了一柄“王子午之行戟”,锋利无比,很可能是子庚生前防身的短兵器。

有专家注意到,M1和M2的青铜礼器中,有几件的铭文中有些字被錾掉了。

“这些,很可能是子庚手下败将之物,子庚作为战利品掳来(或由国君赏赐),他把原主人名字錾去,死后随葬墓中。由此也可见子庚强横的个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胡永庆说。

子庚个性强硬鲜明,军事才能突出又战绩辉煌,他奋先祖之余烈,在波谲云诡的春秋,为楚国立下不世功勋。他随葬的重器珍宝,也成为辉煌楚文化的见证。

王子午鼎

◎华美惊世青铜器

淅川县博物馆大厅内,陈列着一件漂亮铜鼎,它是最大的那尊王子午鼎的复制品。

它通高68厘米、口径66厘米,形制为束腰平底兽蹄三足,鼎盖中央是半环纽。鼎耳有浮雕云纹,鼎腹部饰精致蟠螭纹和云纹。腹部周围立雕攀缘状6条龙形兽。它两耳外撇、中部束腰的造型,“让人想起‘楚王好细腰,宫中犹饿死’的说法,凸显了楚国贵族当时的审美情趣。这是楚国重器和商周中原青铜文化的完美结合。”曹桂岑说。

M2中,还出土了稀世珍宝云纹铜禁。铜禁在墓中时,碎裂成数百块,“我们不知道是啥东西,用了好几条麻袋运上来。”李玉山说。

经3年时间清理装配,云纹铜禁惊现于世。它是个扁平长方体,中空无底,高28.8厘米,器身长厘米,宽67.6厘米,重94.2公斤。禁面中间为一长方形平面,可置酒器,禁面及侧面有透雕云纹,禁身前后左右攀附12个立雕龙形饰,龙形饰张口伸舌,凹腰,尾上卷,仿佛垂涎着案上的美酒。

铜禁禁身,全用粗细不同的铜梗构铸,铜梗分五层,重叠交错,支梗卷曲盘绕互不连接,全由内层做支撑,结构极复杂,传统泥模法无法制作,它是用熔模法即失蜡法所铸。

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使用失蜡法熔模工艺的产品,对研究我国金属冶炼科技发展史、古代贵族生活和社会风俗,有重要价值。

周天子曾颁布《酒诰》,吸取夏商纵酒灭亡教训,禁止国人在祭祀重要场合之外饮酒,摆酒案子因此称为“禁”。云纹铜禁,以精美气魄,吸引着众人,也以精神和教诲,警示着众人,不可喝酒误事,喝酒误国。

一件铜禁,包含着当时的制度文化内容。也隐约透露,或许当时楚国贵族饮筵之风,已到有禁不止的地步?

云纹铜禁是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年,它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M2中,还出土了一套王孙诰甬钟,共26口,大小逐次递减,至今仍可演奏,音域宽广,声音洪亮。“甬钟太沉,出土时,挂甬钟的杆子用的是铁锡合成的铅条。”李玉山说。

“下寺楚墓编钟,是目前我国出土春秋编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较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一批乐器。王孙诰甬钟的中音区七声俱全,多数有半音,可旋宫转调在四宫之上。雄辩地说明了我国在多年前的音乐水平,是相当高的。”《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发掘报告》中称。

王孙诰甬钟,比著名的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形制稍小,但制作年代要早上多年。楚文化的张扬自信,楚国宫廷音乐的气派,从这套编钟,也可见一斑。

(绘图:王伟宾)

《河南日报》年9月7日第11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