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9日是第18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当前,惠州正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要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的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以现代化测绘地理信息建设工作为抓手,实施“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项目,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项目于年上线运行,今年3月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验收,实现了自然资源、公安、环保、水务等32个部门数据汇聚。截至目前,平台共有用户登录95万余次,访问页面万余次,接口调用万余次。平台在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监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政府科学决策、城市智能管理、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公众的便捷生活提供智能化的地理信息指引与服务。
依托云平台惠州市建设了西枝江流域生态监管系统,实现了水质实时监测。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汇聚32个部门数据形成时空大数据体系
西枝江是东江第二大支流,每天清晨,在市区西枝江畔,不少市民在江边晨练。西枝江是惠州的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其水源水质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切身利益。
去年以来,惠州市依托“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结合水质、污染源、视频监控等数据资源,建设了惠州市西枝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督管理系统,对流域生态环境开展实时监测,为惠州市首部地方性法规《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落地执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基础测绘是测绘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西枝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督管理系统的建设就是“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应用的生动例子。
近年来,惠州市通过不断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完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基础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逐步搭建起一个现代化的测绘基准体系,平面、高程控制网覆盖面不断加大,“智慧惠州”建设进程进一步提速。
年,惠州市申报“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获得批准,列入全国试点城市。年底,完成合同和项目预验收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平台以服务智慧型政府、普惠民生为基本准则,基于统一的时空基准和支撑环境,构建了一库、一平台、六大分中心和N项示范应用的体系,顺利完成建设任务。云平台年上线开始运行,今年3月12日获国家自然资源部验收通过。
“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有什么用处?“它作为‘智慧惠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惠州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权威、可靠的时空基础设施和支撑。”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平台聚焦时空大数据,汇聚、融合、管理、挖掘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为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提供时空信息、空间大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可视化等共享服务。
据介绍,“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已建成的惠州市及各县(区)地理空间框架等前期成果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资源、公安、环保、水务等32个部门61类多比例尺、多类型、多时相基础空间数据,类反映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公共专题数据,类业务运行数据,79类空间规划数据,16类物联网感知数据以及13类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的汇聚,构建了数据来源权威、类型丰富、二三维一体、地上地表地下一体、海陆空一体、动静结合、涵盖市和县(区)、微观要素到宏观状况的时空大数据体系。
为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提供大数据分析
“智慧惠州”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前身是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其主要是对全市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录入,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数字数据服务。
近年来,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智慧惠州”建设的深入推进,其在硬件设施、功能服务、数据种类及更新频率等方面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难以满足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交换以及按需订阅服务的需求。于是,新一代云平台应运而生。
“现已在生态环境、交通、水利、旅游、规划、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得到应用,推动了‘智慧惠州’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平台以基础时空数据为基础,开发集成历史推理方法、聚类分析、人工智能等通用性的挖掘方法,形成基础分析工具包。再面向某一主题提炼大数据分析的专业模型和业务流程,实现数据统计、监测预警、形势分析、趋势研判等服务。
在此前惠城区启动“三旧”改造中,江北街道就通过云平台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改造规划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拟定一个成片连片改造区域,系统依据标图建库范围、城市规划、“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结合片区地块权属、规划道路红线、现状道路、现状建筑分布及开发强度等情况,综合考虑用地范围、规划功能单元、道路、河流及产权边界等划定改造单元。
在教育专项规划工作中,云平台为城市规划编制部门提供学校承载压力分析。通过此项功能,可直观判断学校是否为超负荷运作状态,从而推动相关部门及时调控学生数量,提高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在社会公众服务方面,云平台构建了惠州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并根据国家天地图的要求进行了升级改造,系统挖掘政府部门的政务资源,以“政务+服务”为导向,形成办事地图。
据统计,年上线到现在,云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目前,用户登录95万余次,访问页面万余次,接口调用万余次,地名地址匹配次。其中,调用数据最多的是交通运输部门,使用最多的数据除基础底图以外,依次是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名地址等。
此外,云平台还推出了移动平台APP,可实现在线数据直观展示、查询浏览,使智慧城市服务从办公室模式向移动互联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信息访问和使用效率,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
87万条标准地址数据覆盖全市
可以看到,无论是城市的宏观规划建设,还是延伸到微观的城市生活,测绘地理信息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数据的统一、精准、丰富是关键因素。在云平台上,时空大数据是它的基础,基础时空数据则是时空大数据的核心,它以原有的基础测绘成果为基础,以新型测绘产品为抓手,以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传感网为手段。
“我市目前建有13个连续运行的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基准站,形成了覆盖全市范围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得益于此,云平台接入了超过10个年份的高清影像和连续17年的卫片执法影像,把时空大数据的应用落到了实处。”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基准站,是基于现代GNS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化实时定位服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之上的大型定位与导航综合服务网络。
在详细的基础数据上,云平台进一步以地形图为基础,对境界、政区、道路、水系、院落、建筑物、植被等内容进行实体化,建立地理实体数据库,并赋予唯一编码,作为与其他行业和专题数据进行关联的基础,进行数据融合,形成“地理画像”。
同时,云平台汇聚现有的各类地名地址数据,通过统一时空基准、完善属性信息,最终形成覆盖惠州全市、多源数据融合、具有统一分类和属性结构的地名地址数据库。目前,云平台拥有涵盖全市约87万条标准地址数据。
在数据基础上,云平台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形成覆盖惠城主城区平方公里、分辨率优于10厘米的三维实景图,实现了对主城区的精细刻画,填补了惠州市三维模型数据的空白。
如果把地理信息数据比成是城市建设的血液,那么云平台就是通过构建惠州时空数据一张图,建立了时空信息服务引擎,将各类型产品数据进行实体化、配图,并以国际通用标准服务的形式发布,方便用户在泛网络环境下对数据的快速获取和使用,向“智慧惠州”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通讯员黄凯雯胡胜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