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日报
货车开到田头收购小香葱。(通讯员罗海东摄)
通讯员罗海东纪小红吴罗
沙洋县拾回桥镇桥河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特色村。全村耕地面积多亩,超过一半在种植蔬菜,其中又以空心菜、小香葱、白梗芹菜为主。
正是这三样不起眼的“小菜”,成就了桥河蔬菜特色村的美名。
种少了卖不动,种多了卖得俏
隆冬时节,夜幕还未散去,桥河村的蔬菜大棚内,已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取暖炉内燃烧的柴火,驱除了深冬的寒意。
一大早,桥河村村民全士珍和妻子就在大棚内忙着整理准备出售的香葱。从凌晨5点开始,到早上7点多,他们已经捆扎了多斤香葱。“往年块把多,现在三块六一斤。价钱好,再累也不辛苦。”
起早贪黑地忙,全士珍却打心眼里高兴。“菜越多越不愁销。菜贩子到家门口来收,一手装车,一手给钱,简单。”
以前可不是这样。上世纪80年代初,全士珍和妻子就开始种植蔬菜。刚起步时,他们主要种植大蒜,因为缺乏销售渠道,夫妇俩常常因为2分钱的差价,用板车拖着几百斤大蒜跑荆州、下沙市。
“在家里就是一毛三分钱一斤。为了多卖2分钱,吃了晚饭之后,就用板车往荆州沙市那边拖,拖到已是半夜12点多。碰到行情不好,一车菜还要低价甩卖。”回忆卖菜的苦,全士珍忍不住掉眼泪。
“说来真是怪,菜种少了卖不出去,种多了才卖得俏。”全士珍说,年,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桥河村成立沙洋县楚原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村多户当中有多户种植蔬菜,蔬菜面积超过0亩,每年产业收入超过万元。
规模越来越大,品种确实越来越少。“合作社成立之初,蔬菜品种还有六七种,后来逐步淘汰,经济效益差的产品基本上就不种植了。”楚原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熊国桥说。
由于气候和土壤特点,大蒜、辣椒、黄瓜不适合桥河村,效益比较差。空心菜却长得快、效益好,桥河村大部分都种植空心菜。而小香葱、白梗芹菜正好与空心菜茬口相接,于是“三样小菜”成了桥河村的特色品牌。
增收致富吸引能人回乡种菜
种菜好卖了,卖菜挣钱了,不少曾经在外打工经商的桥河人开始回流。
拥有60个蔬菜种植大棚的桥河七组村民吴继富就是其中之一。之前一直在外经商的他,6年前回到家乡桥河,流转了80亩土地种植蔬菜。
“接了别人的订单,一般一天出三四千斤菜,多的时候七八千斤,以自己种的为主,也有周边农民的,卖到荆门、宜昌的都有,有的还出了省。”吴继富说,他不仅将自种的蔬菜销到了全国各地,还帮周边不少村民解决了销路问题。
销路不愁,价钱怎么样?“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小香葱减产了,但产量损失价格补。”吴继富说,每斤香葱三块多,一亩田毛收入一万多块钱。
产业兴旺,离不开基础设施。随着蔬菜产业规模的扩大,桥河村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对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
“做蔬菜,关键是一早一晚。”桥河村村委会主任李清亮说,以前的路又窄又暗,机耕道都是泥巴路。现在,道路进行了硬化,安装了路灯,渠道进行了清淤疏浚。“货车下得了田,商贩走得进来,蔬菜卖得出去。”
加快向有机蔬菜种植转型
眼下正值小香葱、白梗芹菜的上市季节,桥河村又开始忙碌起来,来自省内外的蔬菜经销商和周边村组的务工者涌向桥河,成为了丰收之外的又一道风景。
“桥河交通方便,大棚蔬菜发展成熟,菜的质量也好,市场上好卖一些,跑这么远也是值得的。”来自枝江市的香葱经营户贺竹说。
每天早晨6点,拾回桥镇五八村村民田运莲就来到桥河村蔬菜基地。“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菜,现在摘葱的工人需求很大,家家户户都请工,两个多月零工下来,能挣回一头肥猪咧。”田运莲说。
如今,在桥河村的带动下,周边6个村(社区)也逐年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并逐渐形成以桥河村为中心的蔬菜产业片区。拾回桥镇蔬菜总产量达到8万吨,销售收入过2亿元。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围绕打造蔬菜产业特色镇的目标,我们大力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在保持香葱、白梗芹菜、空心菜、菜薹等传统蔬菜品种的种植规模外,使传统蔬菜品种向有机蔬菜种植转变,达到提质增收的目的。”拾回桥镇副镇长刘居银说。
拾回桥镇计划,在做大做强桥河、王桥、东风等村蔬菜基地的同时,建立成熟的合作社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群众致富。该镇以桥河楚原、老山路翔、七里三家店等合作社为依托,引进东风冷链物流等企业,以点带面,使全镇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余亩,销售范围扩大到省外的重庆、四川、湖南、江西等地。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