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万捐款背后的朴素生活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275.html

鄢奶奶在家中。记者欧阳慧摄

厨房简陋,光线暗淡,电饭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案板上是切好的包菜和一小把木耳,旁边有一小碗草鱼是头天吃剩的。

4月8日中午11时许,鄢明珍奶奶像往常一样开始准备午餐,一荤一素两个菜,是她一天的伙食。老人说:“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没吃完的也不浪费,留着下顿再吃。”

简单的家具、整洁的房间与粗茶淡饭

鄢奶奶的家在枝江市胜利路,上世纪80年代的一栋老楼,她从年入住就没挪过窝。

走进鄢奶奶家,面积不大的两居室收拾得干净整洁,老式的木制门窗,油漆早已斑驳。床、大衣橱、五屉柜、沙发等几样简单的家具,都已经用了30多年。两把椅子上的坐垫,是鄢奶奶用旧围巾做的。

客厅和卧室都是水泥地面,早已磨得光滑锃亮。卧室的窗外,是一个小小的露台,几盆花草绿意盎然。

简陋的厨房里,鄢奶奶正在准备午餐。“你坐儿,我炒一个菜就好了。”鄢奶奶一边招呼记者,一边把包菜、木耳丢进炒锅。因前些年摔跤导致骨折,鄢奶奶走路高一脚低一脚,且不能久站,只能坐着炒菜。

客厅里的茶几就是鄢奶奶的餐桌。几分钟后,她把刚出锅的菜端了出来,接着把头天吃剩的一小碗鱼放进微波炉里。

老人盛了一碗拌有玉米、红豆的杂粮饭递给记者,邀请在她家吃饭。“奶奶,您平时就吃这样的饭菜吗?”记者问。“你看,我这荤素搭配可有营养了,老年人吃清淡些才健康。”鄢奶奶笑道。

厚厚的捐款凭证,见证着鄢奶奶的大爱。记者欧阳慧摄

读书看报是每天必修课

鄢奶奶吃饭时细嚼慢咽,边吃边介绍起她的日常生活。

每天中午,鄢奶奶会把一天的饭菜做好,晚上用微波炉转几分钟就行。吃不完的菜,次日早上配半个馒头过早,“我每次上街买两个馒头,可以管4天。这样简单又省事,还节约煤气。”

鄢奶奶生活节俭。买个嫩南瓜吃一天,一小颗包菜吃两天,她不爱吃猪牛肉和鸡鸭,但每周会买条鱼,可以吃上三四天。“平时做饭我还是很注意的,荤素搭配好,少放点油盐和调料,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鄢奶奶笑呵呵地说,饮食都是参考保健书上的介绍来做。从来不吃保健品的鄢奶奶,至今除了腿脚不便外,身体状况还不错,平时很少生病。

虽年近九旬,鄢奶奶依然面色红润,一头花白的短发显得很干练,看起来只有70多岁。

鄢奶奶生活特别简单,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读书看报是她每天必修的功课,她还爱好剪报,重要的内容都剪下来精心保存。窗边的书桌上,摆放着《老年人健康饮食大全》,她已经看过好几遍。“要是在家里觉得闷了,我会去小区门口跟那些老人坐会,聊聊天。”鄢奶奶说。

鄢明珍奶奶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晚六点半准时打开电视,收看《宜昌新闻》《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新闻节目,了解国内外大事。不过,她有个习惯,白天从不打开电视,晚上看电视也不开灯。

对门邻居:

知她“抠门”不知捐款大方

“20多年的老邻居,我还从不知道她捐了那么多钱。”得知鄢明珍14年捐款20多万元的事迹后,邻居徐婆婆连连点赞,“她是对自己‘抠门’,有这样的大爱精神,真不简单。”

与鄢明珍做了28年邻居,87岁的徐婆婆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抠门”。“大晚上的不开灯,屋里总是黑灯瞎火,她说那样可以省电,其实能省几个钱呀。”徐婆婆细数起鄢明珍的“抠门”事儿:一罐液化气能用上七八个月,连送气工人都不愿意给她送了;没见她买过猪肉,说老年人要少吃肉多吃素才健康;她有洗衣机从来不用,冬天那么冷都用手洗衣服……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徐婆婆对鄢明珍的印象有所改观。

“年10月的一天,她家门口来了几位客人,恰好她没在家,就来敲我家门。”徐婆婆询问后得知是幼儿园里的老师。原来,当年4月,鄢明珍给百里洲镇中心幼儿园捐了款,一行人专程上门看望,表达谢意。“我晓得她捐款的就只有这一次,捐了多少钱我也没问。”徐婆婆说。

“鄢奶奶是个好人,为人热情正派,乐于助人,很受我们这辈人的敬重。”60岁的王维凤好几次看到鄢明珍在小区花坛处清除杂草,见她忙累了,加上腿脚不方便,还送过她回家,“我真没想到她捐出去那么多钱。”提及捐款的事,王维凤很惊讶。

87岁的刘厚兰,经常搬着小马扎在小区门口与一群老人拉家常,她与鄢明珍也熟络。“我也是百里洲镇人,好多亲戚都知道她是个大善人,给刘巷村做了不少好事呢。”提及鄢明珍,刘婆婆竖起了大拇指,“她自己住个老旧的房子,换了一般人做不到她那样捐款做善事。”

儿子儿媳:

希望母亲对自己好一些

对于母亲捐款的事,儿子儿媳均难以理解,他们的态度是不反对,也不支持。“捐款要量力而行,不能太委屈自己。”儿媳闫女士说。

在闫女士眼里,生活中的婆婆节俭程度近乎苛刻。超市里打折的蔬菜、菜贩剩下的边角料,都是她眼中的宝贝。为了省电,客厅的大灯,几乎从来不开。给她买的全自动洗衣机,放坏了都不用,说手洗省水省电还洗得干净。

儿子李先生多次劝说母亲跟他们一起住,可鄢明珍就是不同意,说一个人生活更自在。想帮她请个保姆,又说“我又不是动不了,请保姆做什么?”准备把房子装修一下,住得舒服些,她却说“人老了,还折腾这些干嘛!”

说起鄢奶奶的“固执”,闫女士显得特别无奈,“婆婆一辈子要强,做晚辈的也不好干涉太多。不知道这些事的人,还会以为我们对她不孝顺。”

年春节,李先生接母亲到宜昌城区过年,结果因疫情管控封闭在小区56天。这段时间,鄢明珍与儿子一家相处融洽,其乐融融。其间,李先生再次跟母亲提出就在宜昌养老的想法,“一起住了这么久,都相处得很好,这回老太太总该答应了吧?”可让闫女士没想到的是,婆婆再次拒绝了。小区解封后,鄢明珍又回到枝江的老屋子里。

闫女士不放心独居的婆婆,每隔一两天会打个电话,每周都过来看看,给她买米买油和菜等生活物资。“老人不愿跟我们住一起,我就只好经常过去看看。”闫女士说。

“现在我们就只希望老太太能对自己好一点,健健康康,长命百岁。”闫女士说。

评论

平凡和不凡

鄢明珍奶奶很平凡,像普通的退休老人一样,买菜做饭做家务,生活中处处想着省钱;鄢奶奶又不平凡,她把辛苦积攒下来的退休金和生活费,捐给需要帮助的人,14年来捐款已超过20万元。

鄢奶奶是一名普通的老党员,除了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还主动向组织部门交纳特殊党费,累计已交10.3万元。

老人并不富裕,这些钱都是她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节省下来的。

平凡与不凡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辩证关系。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不凡的境界恰恰出自寻常生活的修为。

年轻的网友们都说,鄢奶奶给我们年轻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做到坚守、奉献、奋斗,哪怕在平凡的岗位,也能酿造出不平凡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

(湖北日报记者邹前俊欧阳慧淡鹏通讯员毛晓娜)

湖北日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