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袤山乡弥漫书香读书日特别报道

白癜风有妙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012/4270250.html

数据来源:中宣部出版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倡导乡村阅读,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方面。

目前,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今年世界读书日,我们将镜头对准3家书屋,其创办人均获评由中宣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主办评选的年“乡村阅读榜样”。孩子在这里读到第一本名著、青年在这里实现创业的抱负、村民在这里找到致富的门路……书屋的故事,就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在大山深处,在遥远边陲,在广袤草原,在温润水乡,一处处乡村书屋如同一扇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窗,连接田埂,陪伴梦想,照见远方。

——编者

湖北枝江市百里洲镇岛上书店——

连接世界的一扇窗

人民日报记者强郁文

第一次举办读书会前,岛上书店创始人陈木兰忐忑得睡不着觉。

她的脑海里反复出现一个画面:小时候,踩着家门口泥泞的路去村小上课,远处传来轮渡的汽笛声……

陈木兰的家在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这是一座位于长江江心的岛屿,没有桥或公路连通对岸,进出只能坐船。长大后,陈木兰曾在外地工作10多年。她发现,家乡的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课外书,文化视野与城里的小朋友相比有差距。

“世界有无数未知的远方,但岛上的孩子知道得不多。”陈木兰决定回到家乡,开一间公益书屋,为居民提供免费的阅读空间。

岛上书店开张了。名为“书店”,却在显眼处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什么都不卖,免费看书。刚开张的几个月,书屋几乎无人问津;后来陆续有人走进书屋,好奇地打量一番;渐渐地,常客越来越多。陈木兰开始思考,能否通过举办读书活动的形式,吸引更多人爱上阅读?

没想到,第一次读书会很顺利。

大人和小朋友们把楼上楼下的阅读室挤得满满当当,连台阶上都坐了人。每周一次的读书会,逐渐引来在小岛长大的年轻人、在岛上工作的外地人,还有读者专程从江对岸坐船赶来。

一家书屋辐射的范围有限。于是,读书会开到了更偏远的村子,庭院里、街道边;形式也不拘泥,参与者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段落、诗歌,甚至是一个故事、一句话。读书会举办一年多来,从前说话支支吾吾的男生开始主动发言,爷爷奶奶把孩子送来,自己也搬个小板凳坐在后面听。

一直以来,陈木兰最大的心愿是为家乡的孩子打开一扇看到世界的窗。书屋招牌下标注了一行小字:从百里洲,到全世界。就在一个月前,百里洲长江大桥开始动工,不远的未来,这里将真正连通世界。

如今,岛上书店已拥有2万多册藏书,其中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捐赠,涵盖文学、历史、科学、心理学等领域。陈木兰说:“希望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故乡。希望我们的小岛,永远充满书香。”

贵州清镇市坪寨村耕读书屋——

乡亲们的农技课堂

人民日报记者苏滨陈隽逸

沿着蜿蜒的小路驱车前行,穿过油菜花田,转角拐进一座小院,“耕读书屋”4个大字映入眼帘。在贵州省清镇市卫城镇坪寨村,这家书屋已设立半个多世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

“书屋现有藏书3万多册,包含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政治、经济等类型。”上世纪70年代,20岁出头的周光俊创办了耕读书屋,“我打了4个木书架,把家里多册藏书整理上架,摆在十几平方米的茅草屋里,免费供村民借阅。”

为何取名耕读书屋?周光俊有自己的考量:希望村民们能够在劳动、耕作之余来看书,获取知识。

工作后,周光俊有了稳定的收入,买书更加频繁,“除了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还买了许多种植、养殖、科技方面的书。”

“村民来书屋看书,真能学到技术。”周光俊回忆道。10多年前,邻居刘发义尝试种西瓜,每逢空闲就到耕读书屋翻看农书。如何进行田间管理?生病了用啥药?不同土质适合什么品种?这些问题,刘发义在书里找到了答案。如今,她已成为村里的西瓜种植大户。

随着农家书屋建设的推行,耕读书屋成为坪寨村农家书屋。政府每年会补充上百册图书,书屋里的藏书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多样,此后又逐渐添置了桌椅、投影仪等,阅读条件进一步改善。

写作培训、学术研讨、文艺活动……如今的耕读书屋从单一的阅读空间,转向丰富多样的文化空间。23岁的大学生陈光美也是受益者。“我从初中起就常来书屋,在这里参加了不少写作培训,作品还发表在市文联主办的刊物上。”周末间隙,陈光美仍会来帮忙打点书屋,“走进书屋,就好像来到一座小型图书馆。”

“我太喜欢书,就是个书痴。这么多书,与其尘封起来,不如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共同学习。”谈起创办书屋的初心,周光俊语气坚定,“书屋从没收过租金和押金,人多的时候一天有几十个,少的时候只有几个,我会一直办下去,让书屋成为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空间。”

重庆万州区熊家镇金龙文化大院——

有书的日子有奔头

人民日报记者常碧罗王欣悦

在重庆市万州区熊家镇,说起金龙文化大院,村民们都很熟悉。

文化大院的创办人,是熊家镇古城村村民谭明海。年,谭明海用开副食品批发店的积蓄,买下了一个院子,打造成农家书屋。当时,家人朋友都不理解,可谭明海却很坚持:“我小学没毕业,以前不认识几个字,吃过没文化的亏。”回想起初衷,谭明海说:“就想让村里人多认字、多读书。”

起初,书架上只有几百本书,鲜少有人光顾。渐渐地,越来越多人知道镇上开了家书屋,让大伙儿免费看书。

刘纯陆是熊家镇红星村的养蜂专业户,蜜蜂经常遭受病虫害,刘老汉跑来求助,一本本农业相关书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在古城村,村民刘兴奇通过读书学习,掌握了养鱼的技术,收益比往年翻了好几倍。

养鱼、种树、预防病虫害……书屋为村民们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村民们愿意来了,孩子们放了学,也喜欢来这里阅读、学习。

得到街坊邻里的认可,谭明海有了信心,投入更多资金充实书屋,如今已经有余册图书。

不仅如此,数年来,谭明海还经常组织免费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电脑基础技能和养殖业、种植业、病虫害防治等各类知识技能培训38期,参训人员达余人次。

“以前字都认不全,现在能把四大名著读下来了。”读书为谭明海带来了更多知识,也让更多村民了解到读书的重要性。看着文化大院,谭明海有了新的打算——开办农村红岩文化室,并与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联合举办巡演巡展活动,积极弘扬红岩精神。

多年来,文化大院一直免费向公众开放,镇上和邻村的大人小孩有了阅读、休闲的空间。老谭的儿子就是“泡”在这间书屋里长大的,如今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一直坚持读书,生活就会越来越有奔头。”谭明海笑着说。

本版策划:杨暄智春丽

版式设计:陈晓劲顾煊培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

《人民日报》(年04月22日19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