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乡变光谷

「本文来源:三峡日报」

当阳,遍地是三国故事。如今,云长、翼德、孔明、子龙依然“率领”着军士,在当阳的丘陵间列阵。

当阳市庙前镇华直光伏电站控制室内,云长电站和翼德电站是一组,孔明电站和子龙电站是一组,通过架空线路,电流分别送往华强变电站和华强凤凰山变电站。

装机容量均为20兆瓦4位“三国名将”,组合成了宜昌最大的光伏电站——当阳市华直光伏电站。据介绍,当地正在庙前镇规划建设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曾经的“煤乡”庙前镇即将成为宜昌的“光谷”。在政策机遇期和双碳目标的倒逼之下,光伏发电布局正在迎来高潮。

6分钟4千度累计发电近3亿度

7月26日,少云、阳光炙热。

沿国道进入庙前镇烟集村,路边的丘陵间,蓝色光伏面板一片连着一片,颇为壮观。

“光伏面板就喜欢这样的天气。”当阳市华直光伏电站运维站长左小华说。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面板上,光生伏特效应慢慢积累,一旦达到面板发电的启动值,电流就产生了。

在电站控制室内,左小华详细介绍了电站的运行情况。华直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0兆瓦,分为4个大区,4个大区就是4个电站,分别命名为云长、翼德、孔明、子龙。云长和翼德并联,孔明和子龙并联,分别输送到不同的变电站。

每一块光伏面板长厘米,宽99厘米。亩的范围内安装了33万多块这样的光伏面板,22块一组,总计组。

因区域内面板组数不同,4个电站功率各异。云长和翼德线功率稍大。截至中午12时27分,云长和翼德线当天输出12.9万千瓦时,孔明和子龙线当天输出10万千瓦时。当天的天气很适合光伏发电,截止12时33分,云长和翼德线数字增长为13.1万千瓦时,孔明和子龙线数字增长成10.2万千瓦时。6分钟发电量增加4千度。

从年12月28日首批机组发电以来,边发电边建设,年底实现了全部机组的正常发电。截至年7月5日,总发电量万度。

接着,我们来到了电站附近的光伏面板安装区。这里光伏面板安装的高度都在人身高之上,从面板下穿行基本无障碍。左小华说,整个项目面板安装高度最低2.2米(坡顶处),最高5米,平均高度3米。光伏面板都是固定角度安装,20度,偏差1度左右。

记者此前探访过宜昌多地的光伏电站,太阳能光伏板一般距地面0.5米,这里为什么要留下3米的高度?原来华直光伏电站是一座“农光互补”电站,抬高后的面板下可种植农作物的选择更多。电站将面板下的土地又流转给专业的农业开发公司,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发电、种植、旅游“一地三用、一光三照”。为了整体抬高光伏面板,项目多投入多万元。

抢抓政策机遇期资源优势变发展优势

采访中,华直光伏电站和湖北华强化工集团的名字时刻联系在一起。两者是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华直光伏电站的电不上网,直供华强化工。

华强化工是当阳市龙头企业,正在冲刺百亿目标。同时,作为化工企业的华强也是一家需要大量能源支持的企业。随着产能的扩大,华强每年需要的电能超过了6亿度。

据湖北日报报道,年初,华强化工谋划了80万吨硝硫基复合肥项目和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但当阳的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已达标,不能再上新项目。这两个项目一度停滞。最后在当阳市委和宜昌市环保部门的支持下,华强化工进行了排污权交易,新项目得以上马。

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放开光伏发电企业自发自用的相关限制。寻找清洁能源,为企业未来争取空间,华直光伏项目就是华强化工能源供给转型的第一步。

庙前镇是当阳光能资源较为突出的区域。据统计,华直光伏项目区域内年全年可利用小时数为小时。这在湖北来说,属于较为靠前的数据。

华直光伏项目建设速度非常快,年签约,当年首台机组发电。当阳市华直光伏电站设计年限为25年,每年发电量可稳定在万度左右。以供电标煤耗克/千瓦时计算,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26万吨。

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根据7月26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54.46元/吨计算,7.26万吨二氧化碳为企业节约万元的碳排放成本。

碳排放将是众多工业企业,特别是高能耗企业,上新项目扩大产能必须面对的门槛。以华强化工为例,年企业就购买了多万元的碳指标。

华强化工也一直积极节能减排。华强化工集团能源计量管理部负责人介绍,华强化工在国内首创原料煤由煤球改烧煤棒,后又改烧更加环保的小籽煤,实现热能有效转换,受到业界普遍推崇。投资3.3亿元对78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改造,完善了台环保设施。

光伏发电迎来高潮“指标”是决定性因素

光伏发电和所在地的社会发展、产业布局紧密关联,种类多样:有助力精准扶贫的扶贫电站,如兴山魏家山光伏电站;有农业种植结合的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如当阳市华直光伏电站;还有建立在水面上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如江陵县三湖光伏电站。三湖光伏电站是湖北最大的已建成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兆瓦。枝江、宜都等地也有小规模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据测算,企业年排放1吨二氧化碳,需要安装1.1千瓦以上光伏电站才能实现碳中和。在双碳目标的倒逼下,在自发自用政策放开后,光伏电站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高潮。

以当阳为例,年2月26日,宜昌市2月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当阳市政府签订了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投资额25亿元。新建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投产后可年发电4.7亿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发电项目的落地,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在投资方和当地政府的合作之外,都面临着“电力指标”的问题。“指标”能否解决(批复)是决定项目能否顺利开工、完全建成、如期并网的关键。

不管如何,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宠(相比水电而言),和风力发电相比,光伏发电在建设难度、投资规模、运行成本以及普适性方面都具有优势。据市能源办统计,截至年,宜昌累计建成光伏电站个,总装机32.42万千瓦,发电量3.04亿千瓦时。建成各类光伏扶贫项目个,总装机9.万千瓦,每年实现发电收益超过亿元,带动个贫困村、户贫困户脱贫。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万龙云通讯员胡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