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昌争当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

鲁网9月2日讯8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年度全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结果。宜昌市、秭归县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的“首考”中获得“优秀”等次,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宜昌何以被评定为“优秀”?我们一起解锁乡村振兴的“宜昌密码”。

思想引领“绿”,做好乡村振兴文章

走进夷陵区樟村坪镇“云上西寨”景区,多彩民宿、翠绿山峦与美丽花海构成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画卷。面对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拥有亚洲第二大磷矿储量的樟村坪镇画风变了:从卖矿石到“卖”房子,发展避暑康养、乡村休闲旅游。

樟村坪镇的“画风”转变是宜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例证。

宜昌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柑橘产量全国地市州最高,茶叶综合效益位于全省前列,高山蔬菜全国知名。但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经营粗放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70%,较之传统粮油优势区,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的任务更艰巨。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如何化解,如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绿色转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富口袋、富脑袋、富万代相统一。

为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宜昌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党委分管领导具体抓、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专班落实、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我市编制完成《宜昌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启动县域村庄分类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工作,首批81个示范村全部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支持县市区先行先试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圈、片、带”,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玉双乡村振兴示范区”、榛子—黄粮乡村振兴试验区等初具雏形。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让乡村振兴战略从“纸上蓝图”变成“现实画卷”?突破口在哪里?宜昌找到了答案!

夷陵区下堡坪乡九山村昔日“后进村”,今蝶变成美丽宜居的“示范村”。

面对村“两委”班子服务发展能力不够,致富难、缺少富民产业等问题,九山村建强支部堡垒,成立了茶产业合作社,吸引党员群众参与其中,成功打响“九山印象”致富产业品牌,帮助茶农户平增收元以上。

宜昌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打造红色引擎。深入推动“三在”工程落地生根,推广“党员公约”“三亮四美”等经验做法,对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一村一策”开展整顿。持续推进“四双行动”,“磁铁支部”弭水桥村、“红色支部”峰岩村成为抓党建促脱贫样板。

产业转型蹚新路,农民挑上“金扁担”

近年来,秭归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通过培育新品种、延伸产业链等,使小脐橙变身“黄金果”。

在秭归,橙黄橘绿不稀奇,一年四季果飘香。经过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的科技攻关,形成了“春有伦晚、夏有蜜奈、秋有屈乡秋橙、冬有纽荷尔”的品种格局。

橙皮做茶、橙汁产酒、橙肉做酱,秭归将脐橙“吃干榨净”,开发出多个深加工产品。如今,秭归县涌现出脐橙产值过亿元村3个、过万元村12个。

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宜昌突出“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推进柑橘、茶叶、蔬菜、畜禽、水产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六大主导产业综合产值均突破百亿,加快发展中药材、小水果、食用菌、中蜂、核桃等区域特色产业。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亿元,增速3.6%。

不断增加农业含“绿”量。宜昌大力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推广绿色健康生态的农业种养模式。宜都、五峰等5个县市区被列为国家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长江、清江网箱养殖全部“清零”。

宜昌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施品牌战略,擦亮农业金字招牌。先后推出“宜昌蜜桔”“宜昌宜红”“宜昌猕猴桃”三大区域公共品牌。全市“三品一标”用标企业家、产品总数个,拥有涉农中国驰名商标38个。宜红品牌列入全国首批个中欧互认产品,宜昌蜜桔、秭归脐橙荣获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做深农旅融合,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宜昌依托乡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推动生态+文化、景区+乡村、游购+养生等融合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宜昌农民挑起了“金扁担”。

宜昌突出特色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走出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乡村振兴之路。

宜居又宜游,美丽乡村留乡愁

远安花林寺镇龙凤村,20余栋翘角飞檐、青瓦白墙的古居交错而立。住古居、看皮影、品生活,游客络绎不绝。

而几年前,龙凤村还是一个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房屋破旧不堪的贫困村。

这得益于美丽乡村政策的助力,扩宽刷黑道路,用上自来水,实行垃圾分类,老旧古民居统一改造成精品民宿。乡村休闲旅游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宜昌,一批美丽乡村成旅游打卡地,成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宜昌对标浙江“千万工程”,建设“绿净齐富厚和”美丽乡村。每年推动80个左右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个左右的整治村建设。如今,已经涌现出“特色农业型、融合发展型、环境整治型、‘三治’提升型、党建引领型、能人回乡型、乡风文明型”等七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扮靓宜居宜游美丽乡村底色。宜昌以“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推动人居环境整治。

目前,全市累计建改户厕23.14万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宜都、枝江成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市。

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乡村节庆活动应接不暇。“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远安田野马拉松、枝江安福寺桃花节、五峰青岗岭采茶节……多个乡村农事节庆活动贯穿全年,为乡村集聚了人气,增了财气。年,宜昌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03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

宜昌已立下小目标,“到年,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市3个、示范镇30个、示范村个”,建设湖北的杭州,争当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

记者手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的“宜昌密码”带来了诸多思考。

乡村不缺美丽,只要“梳妆打扮”,就容易出形象、出气质。

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深入挖掘资源,充分放大优势,让美丽乡村各美其美。

要坚持富口袋、富脑袋、富万代相统一。解放思想,大胆试、勇敢改,探索新经济新业态新形式,充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要做好“融”字文章。欲强乡村必先强县域,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以城统乡、以城带乡、以城融乡。

如今,具有宜昌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铺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