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湖北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绿色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及文化用品等是宜昌的主导产业。年宜昌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7亿元,位居全省第三。现在我们一起盘点宜昌各地的财政表现。
夷陵区年财政收入为28.24亿,增长10.14%。其中税收收入23.56亿元,非税收入4.68亿元。夷陵区是宜昌市人口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市辖区。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绿色矿业等产业是夷陵区传统支柱产业。夷陵区既坚持发展传统产业,又加快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与大数据等产业上的发展。
宜都市年财政收入为22.52亿,位居全市第二。宜都是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有一定规模。在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上宜都市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继续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是宜都财政收入未来的持续发展的关键。
枝江市年财政收入为21.01亿,首次突破二十亿大关。其中税收收入15.59亿元,非税收入5.42亿元。枝江区近年来的财政收入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这得益于其良好的产业发展。高端食品制造、化工新材料、医疗用品及高端纺织、先进装备制造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枝江财政收入的增长。
伍家岗区(15.23亿)、当阳市(14.58亿)、西陵区(10.56亿)、远安县(10.1亿)四地的财政收入均超过十亿大关。伍家岗区年财政收入增长0.8%,勉强保持了正增长。远安县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十亿大关,这来源于其34.7%的增速。而西陵区的财政收入则在年出现了0.4%的下降。
猇亭区(8.0亿)、兴山县(7.77亿)、长阳县(6.18亿)、秭归县(6.11亿)四地的财政收入较为接近。猇亭区年的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达到33.4%,位居全市第二,表现十分抢眼。兴山县的财政收入增长25.1%,其中税收收入5.9亿元,增长30.3%,税占比75.8%,表现同样位居全市前列。
点军区(3.81亿)和五峰县(3.09亿)两地的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全市倒数。宜昌各地在年的财政表现相对较为理想,对于宜昌各地在年的表现,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