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在竞争激烈的白酒江湖里,任凭出现多少英雄好汉,也逃不过最终沉寂的命运。
一代“酒王”西凤酒,囿于当地,面临走不出去的尴尬局面,曾与茅五平起平坐的剑南春,如今也渐渐没落。
在难以阻挡的时代浪潮中,无数曾辉煌曾风靡的白酒品牌,因为一些莫名的原因逐渐成为回忆,被人冠上“倒霉酒”的称号,无人问津。
就像这3款可以真真切切说一句“倒霉”的酒,当年发展巅峰时说一句万人追捧都不夸张,如今却一蹶不振,难现辉煌。
因名字遭人嫌弃的杨林肥酒
相较于四川、贵州这些酿酒圣地,说起来云南有哪些好酒,可能很多酒友半天也想不出来几款,但其实云南好山好水,是非常具有酿酒优势的。
不是没有好酒,只是知名度不高,很多酒只在本地受欢迎,像产于云南昆明的杨林肥酒,便是云南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品牌。
云南本地的举办农村酒席中,很多人家都会选它来待客,价格实惠,度数也不高,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也曾在散文《七里茶坊》中表明对它的好感。
但由于它的名字中有一个“肥”字,导致很多外地人望文生义,以为它是用肥肉酿制的,再加上那不明所以的绿油油的酒液,因此望而却步,不敢尝试。
但“绿”其实是因为原料取自小茴香、豌豆尖、竹叶里的绿色素,因此酒液呈翡翠一样的宝绿色。
而“肥”在本地话中是强壮的意思,表示的是酒中的这些中草药对身体消纳的助益之用,故称“肥酒”,着实是误会一场,被名字耽搁了前途,这才导致它一直走不出当地。
生当逢时却错失发展良机的国康
它最初是散酒起家,诞生于好酒如林的酱酒之乡贵州茅台镇,因为酒质好,很受当地人的追捧。
在90年代,工人们下班后都会骑着自行车,拿着自己的搪瓷缸,争先恐后的去它家酒厂接酒喝。
据说附近的居民,时常能闻到酒厂里的酒香,令人口舌生津,忍不住想要尝一尝到底是什么滋味。
也就是因为太受欢迎,所以被无良商贩盯上,制作假酒来冒充它进行牟利,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和声誉,这才开始以瓶装的形式出售。
但无论是卖散酒,还是瓶装酒,酒厂一直都专注于提升酒的品质,精选和茅台同样的原料红缨子高粱,并采用传统的大曲坤沙工艺酿制。
前后需要1年时间才能成酒,之后还要再经过5年窖藏和陈酒的小批量勾调,方能流入市场。
但这份专注是幸运也是不幸,这时候的茅台镇很多酒厂都还没有出现,本该是它一举冲出当地发展的黄金时期,可惜却错失了这样的发展良机,一心提升酒质,没能走出当地。
直至今日,都只是在贵州本地小范围的火爆,很多喜欢它的酒友也非常为之遗憾。
王者开局却潦草收场的枝江大曲
提及湖北名酒,很多人会想到兼香型白酒的代表白云边,或者是历史名酒黄鹤楼,但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湖北还有一款名酒,巅峰时期实力堪比如今的茅五洋。
它就是曾在川酒肆虐时,保护湖北白酒地位,被称为“华中酒王”的枝江大曲,实实在在的有着家喻户晓的风光,那时候在大街小巷的商店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由于价格便宜,销量也十分可观,年销售额可达20多亿,一度成为引领湖北白酒市场发展的存在。
可也就是在风光无限时,被维维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自此开始走向一个与成功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随着维维成为枝江大曲的控股方,对其了解不够的经营方式,使得它节节倒退,市场份额不断缩减,营收还达不到6亿,连年亏损。
到如今,枝江大曲在湖北的生存空间已然被挤压的所剩无几,发展规模收缩,一蹶不振,一代名酒至此陨落。
白酒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虽然没有常盛,但也未必会常衰,还是希望这些酒即使身处低谷,也能保持初心,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