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党媒“看”宜昌?
高质量项目引领发展
连日来
陕西商洛日报社
推出宜昌专栏
立足长江经济带视野
重磅报道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成效
并通过互联网全媒体宣传平台
进行全网二次传播
向广大读者展现大美宜昌画卷
《高质量项目引领发展——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之一》
(10月25日2版)
全文如下
↓↓↓
高质量项目引领发展
赵有良
10月14日,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投资洽谈会在宜昌举行,来自世界强企业、中国强企业、民营强企业,以及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的多位企业家对接商机,推动总投资.35亿元的50个产业项目落户宜昌。当日,宜昌市还举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等4个重点产业对接洽谈会,对投资环境、产业招商等进行深度推介。
10月14日至15日,第十三届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贸洽谈会在重庆万州举行,宜昌签约项目17个,涵盖装备制造、康养旅游、新能源开发、食品加工等领域,投资总额.38亿元。
在宜昌参加采访的短短3天时间里,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宜昌每天都上演着“项目为王”的大戏。
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长江流经市域公里,是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了规矩。从此,宜昌市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每年开工百余项省市重大项目,相继打造完成了中央商务区、江南生态新城项目、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奥体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地标项目。今年以来,宜昌全市上下坚持产业立市、项目兴城,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全面恢复、快速增长、重回发展“主赛道”。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强链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秉持“企呼我应、应必有果”的“店小二”作风,持续优化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办事顺心、生活舒心,在分享宜昌发展机遇中做大做强、创新创富。今年全市安排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项,2月份举行了“相约宜昌共创未来”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总投资.52亿元的27个项目落地。9月底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亿元。在10月22日召开的第五届楚商大会上,宜昌现场签约中清智慧当阳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中南高科智能制造产业园等11个项目,总投资亿元。据了解,这些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电力装备与器材、新材料、磷化工、新能源、新型建筑材料、纺织服装、文化用品制造、大数据、大物流、大健康、大旅游等15条产业链。目前,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已纳入湖北省抽水蓄能()规划备选站点。秭归罗家、五峰太平及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均已签订开发协议。
作为国之重器,三峡工程正积极赋能新发展格局。在三峡坝区右岸东岳庙数据中心建设工地,记者现场看到,中国媒体云(三峡)大数据中心正在加紧建设。据介绍,这是三峡集团联合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三峡日报新媒体科技公司、三峡高科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在湖北宜昌三峡大数据中心建设专业媒体数据存储和算力中心。中心将深度挖掘大数据政用、民用和商用价值,为全国地方媒体提供专业化存储、运行、管理云服务,充分满足全国地方媒体的计算和存储需要,以解决全国地方媒体数据存储和算力难题,助力全国地方媒体加快融合转型发展。三峡大数据中心计划在宜昌区域部署东岳庙、田秋渔、紫阳三个数据中心,成为机柜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的数据中心,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上下滑动查看
《逐梦清洁能源之都——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之二》
(10月26日2版)
全文如下
↓↓↓
逐梦清洁能源之都
赵有良
云长、翼德、孔明、子龙是三国时的风云人物,在宜昌却是4座光伏电站的名字。这4座装机容量均为20兆瓦电站组成了宜昌最大的光伏电站——当阳庙前镇华直光伏电站。从年12月首批机组发电以来,到年9月20日,华直光伏电站总发电量3.15亿千瓦时。
与当阳庙前相隔公里的五峰牛庄,60台“大风车”屹立在平均海拔0米的群山上,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绘成一幅美丽画卷。继五峰北风垭、五峰南岭风电项目之后,中节能风电在五峰建设了湖北最大的风电场群。
“三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6.4亿千瓦时电能,相当于节省标准煤20万吨。”中节能风电五峰公司负责人李龙元说。年8月,宜昌首个风电项目百里荒风电场开工。7年来,一座座风叶巨人在秭归、五峰、远安、当阳等地拔地而起。截至年,宜昌累计建成光伏电站个,总装机32.42万千瓦,风电场9个,总装机70万千瓦。呼啸而过的风,穿云而来的光,都转化为强大的电能。
宜昌资源富集,有“世界水电之都”的美誉,市内有座水电站,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一度分别是世界最大、中国最大和湖北最大的水电站。水电是宜昌清洁能源的基本盘,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年,全市水电发电量亿千瓦时,其中三峡电站发电亿千瓦时、葛洲坝发电亿千瓦时、隔河岩发电38亿千瓦时、高坝洲发电11亿千瓦时、地方小水电发电53亿千瓦时,占全市总发电量的94.7%。据三峡坝区工作人员介绍,年三峡水库前期蓄水阶段总来水量较近5年均值偏丰近三成,共遭遇4场3万立方米每秒及以上量级洪水,拦蓄洪水量超亿立方米。在此期间,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较近5年均值增加近六成,在兼顾防洪安全和蓄水进度的同时,为国家能源保供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到9月8日,三峡船闸年过闸船舶实载货运量突破1亿吨,与年同期持平。今年过闸货运量有望创造新的纪录。
天赋宜昌好山好水好“风”“光”。宜昌页岩气储量超过0亿立方米,有望建成继四川盆地之后的第二个页岩气生产基地。磷矿、石墨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基础和与锂电龙头企业合作的优势。近年来,宜昌秉持绿色发展新理念,把打造全国清洁能源之都、精细磷化中心作为重中之重,一手规划商业开发“风”“光”“气”,加快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一手谋划“再建一个三峡大坝”,作足水电水能大文章。宜昌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郭康新介绍:“宜昌从8年开始开展抽水蓄能电站普查工作,目前初步确定一批装机规模超过30万千瓦的站点资源,总装机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的资源量相当于再建一个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2万千瓦)。
水电、风电、光伏,储量丰富的页岩气、磷矿、石墨资源,总体容量相当于三峡工程的抽水蓄能项目等,正成为宜昌的资源优势。在“双碳”背景下,宜昌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更加突出,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将为湖北、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10月12日,宜昌市政府、宜昌高新区管委会、湖北宜化集团分别与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约亿元的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落户宜昌,该项目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多环节业务。此前的9月29日,锂电龙头广州天赐磷酸铁新能源材料项目在枝江开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铁生产基地,其核心产品为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
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宜昌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文化旅游、航空航天、大数据、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下滑动查看
《四地共绘发展新图景——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之三》
(10月28日2版)
全文如下
↓↓↓
四地共绘发展新图景
赵有良
10月14日,在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的同时,“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惠民卡正式上线,持卡人可凭卡享受城市群内N家景区优惠价。这是以宜昌为首的4个市州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联手共绘湖北南翼高质量发展新图景诸多大动作中的一个平常之举。
宜昌、荆州、荆门和恩施都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四地区域连接,资源富集,生态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关联度高,在打造绿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承载着支撑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的重任。加快“宜荆荆恩”城市群绿色联动发展,既是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南部之翼”,也是城市群兄弟市州抢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发展的重大机遇,四地坚持“资源互享、信息互通、产品互惠、资金互融”合作共赢理念,采取一盘棋落实、一条心推进、一家亲商议,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主动适应责任之变、视角之变、要求之变,在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做强特色,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绿色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共建城市群典范。
科学绘制发展蓝图
组团发展,规划先行。在前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未来五年目标,即区域经济总量力争突破1.6万亿元。其中,宜昌亿元、荆州亿元、荆门亿元、恩施亿元。年,四地经济总量为.57亿元,占全省22.22%。
宜昌会同三地起草了“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年工作要点、协调机制等,搭建起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框架,围绕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保共治,以及县域经济互融共进等方面,共建长江中上游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示范区。
务实构建共抓机制
建立责任清单,加大力度抓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办公室+专项推进协调小组”工作机制,明确由宜昌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专项推进协调小组组长,组建规划、交通、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若干专项小组,荆州、荆门、恩施对应明确责任领导。4月20日、5月8日,宜昌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恩施、荆门、荆州考察学习,探寻路径,对接合作。5月15日,举办了“宜荆荆恩”城市群协同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家发改委、武汉大学、湖北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市人大、市政协与荆州、荆门、恩施进行互访,建立多个互动机制。组织召开“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协同立法联席会议、政协主席联席会议,通过了区域协同立法框架协议、城市群政协联席会议工作规则。推行“宜荆荆恩”城市群人社一体化工作,举办联合招聘专场洽谈会、春季住房博览会,媒体联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合作联盟等相继成立。
四地县市层面主动探索合作路径。当阳市会同荆州区、沙洋县和漳河新区共建城市群协同发展先行区。宜都市和松滋市共同打造国家级千亿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合力谋划重大项目
建立重点项目合作库,以项目化推动城市群发展一体化,初步谋划重大项目个,总投资亿元。今年计划实施重大项目45个、总投资亿元。
目前,宜昌携手恩施巴东、荆州松滋申报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已开工项目63个,总投资.2亿元。宜昌联合荆州、荆门申报的“国家级磷化工产业集群”,已获工信部0万元奖补资金。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联手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是四地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围绕实施鄂西旅游联动发展工程,建设鄂西南特色旅游目的地、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今年率先推进14项重点任务。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郑万高铁兴山至巴东段、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城市群机场改造提升等项目推进顺利;重点产业互动互促方面,精细化工、生态特色农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协同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四地签订政务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设置“宜荆荆恩”城市群通办窗口,发布第一批项通办合作事项清单,教育、人居环境、科技创新、生态治理、创新创业等事关民生的事项协同推进;县域经济互融共进方面,宜昌、荆州推动支持宜都、松滋联手打造“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先行区,举行了首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亿元的51个项目破土动工。加快在产业链、市场、技术等方面优势互补,全力推动“宜荆荆恩”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江汉平原乡村振兴、国家承接产业转移、荆楚文化传承创新、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五个示范区”。
上下滑动查看
《文化赋能绿水青山——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之四》
(10月29日2版)
全文如下
↓↓↓
文化赋能绿水青山
赵有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10月15日,“壮美长江诗画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走进清江画廊,在切身体验“远离尘世喧嚣、寻觅巴人足迹、探寻土家文化、回归绿色天堂”的绝美意境中,深刻地体悟到宜昌以文化赋能,点亮山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过人之处。
文化点亮好山水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清江画廊原是长阳县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库区,东西纵深长达公里,两岸山清水秀,风光独特。经过鄂旅投集团15年的打造,先后开发出三条特色游和“红色沃土、魅力麻池”党性教育基地,成为三峡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5A级景区。“再美的山水,看多了也会有疲倦的时候。景区深藏的文化底蕴才是陈酿。”清江画廊总经理陈卫东说,文化的植入才能为旅游注入持久的新鲜感。他们创新表达,将民俗文化和自然山水环境相融合,斥巨资打造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土家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将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骂媒、哭嫁等土家婚俗一一呈现,让游客沉浸体验土家巴人民俗风情。
从“卖山水”到“卖文化”“卖体验”,“升级版”的清江画廊处处浸润着浓厚的土家文化元素,成为集观景、游乐、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山水风情观光体验型景区,年接待能力达到多万人次,荣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景区、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旅游的持续火爆带动形成生态旅游产业带,一条清江画廊相当于座无烟工厂,沿线大小规模酒店民宿和旅行社、农家乐多家,长阳县10万余人因此吃上了“旅游饭”。
在宜昌,致力于传播民俗文化的景区达20余家。屈原故里、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景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基地,三游洞、车溪等景区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再现历史记忆,让游客徜徉山水间,就能切身体验和领略宜昌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精髓。
节庆奏响长江琴
山水之美,文化铸魂,一直是宜昌旅游的特色。
宜昌是中国钢琴之城、诗歌之城,拥有各类旅游资源处,5A级景区4家、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以节为媒,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将旅游潜力化作揽客魅力,是宜昌多年来的追求与坚持。自0年宜昌首创第一届中国湖北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以来,宜昌和重庆两地21年间通过轮值办节,将这一盛会打造成了三峡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如今,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跟进”的办节思路引领下,旅游节从单纯的经贸活动变成百姓共同参与,传统项目变为高层次、高品位主题的活动。
中国诗歌节、长江钢琴音乐节、宜昌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高规格文化盛会同台共秀,让强大的文化矩阵释放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在这些龙头品牌引领下,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在宜昌精彩上演。夷陵区“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节、枝江三峡“泥仓子”农耕文化节、秭归端午文化美食节、五峰中国茶旅大会……清江画廊也连续举办多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系列赛事活动,一年四季,有景有节,在不同的新场景中,让游客总能找到热爱的一方天地。
“诗与远方”共春色
碧水映青山,天地展画卷。时间倒转回今年8月14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之《楚辞》,千万观众与屈原近距离“对话”。在宜昌市区,正全方面、多角度地凸显屈原文化的基因与特质。
屈原,不仅是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宜昌亮丽的城市名片。宜昌把传承发展屈原文化作为战略品牌,打造永恒的文化地标。
屈原镇、屈原村、屈原广场、屈原路、南郡大道、天问路、丹阳路等地名,在屈原故乡秭归县,已形成了屈原文化的区域性地名阐释谱系。夜幕之下,恢宏的屈原祠被灯光点亮。秭归屈原故里景区正在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楚骚秀九歌大典》,屈原笔下的惊采绝艳从典籍走进了故土。
有美景可看、有节日可赏、有故事可说——伴随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打造世界旅游文化名城的梦想,已悄然照进宜昌的发展现实。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给宜昌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也是景区创意、创新的舞台。兴山计划将少年昭君、宫廷昭君、塞上昭君打造成系列产品;三峡人家正在谋划“景区+融媒体”模式,打造大型山水实景直播秀《云端三峡》,创建度山水实景大舞台。活跃市区的杂货铺、手工坊、打麻糖,非遗馆、古戏台,酒楼茶肆,通过灵活多样的载体创意和活态传承,把一个个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符号变成可触摸、可体验的旅游消费场景,仿佛时光倒流,让游客回到百年前满是人间烟火的繁华市井。
灵性山水有了文化元素的加持与科技的创新表达,“挟名山而兼大川”的宜昌将更凸显“拥自然而富人文、显外美而蕴内秀”的一面,古老而又现代的千年巴风楚韵和峡江故事越来越能吸引世界的目光,大宜昌的旅游形象无疑更加立体饱满、韵味绵长。
上下滑动查看
百家党媒“看”宜昌?
“问天”巧遇“天问”,醉美诗画宜昌
连日来
百家党媒通过互联网全媒体宣传平台
推出宜昌立足长江经济带视野
重磅报道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成效
向广大读者展现大美宜昌画卷
四川《凉山日报》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