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首描写雪景最高艺术水平的诗词,看看它们

白癜风协会常务理事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9.html

雪是一种自然天气,也是人们最喜欢的一种自然产物。雪大多在我国北方出现,南方下雪的几率很小,所以很多生活在南方的人都很渴望见到雪。雪如花似玉颜值高,被无数百姓和文人赞美吟诵,它便有了别样的气质和生命,有了洁身自好的内在精神。

雪素来是高冷、高洁、高雅的象征,常被诗人用来自喻表达自己脱身世俗,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形象。古代的文人墨客把它写在诗词中表达心中的情感,现摘取九首描写雪景艺术水平最高的诗词,看看它们的诗眼在哪里?

第一首诗词: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

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

试问象东汉大臣袁安一样的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这首诗是王维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王维与胡居士住处不远。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此诗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对雪怀人,在雪中思友。借用袁安卧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达而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与忆念。

这首诗的诗眼是“洒空”二字,“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然后地面上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作者简介

王维(年-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第二首诗词:唐代崔涂《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

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崔涂曾长期流落于湘、蜀一带,此诗为诗人客居四川时所作。此诗抒写诗人避乱流离巴蜀,旅途之中适逢除夕之夜的惨淡心情。全诗流露出浓烈的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的厌倦情绪,核心是一个“悲”字。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意境苍凉,语言工丽,感情真挚,刻画细腻,情韵幽绝,感人至深。

这首诗的诗眼是“孤烛”二字,“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具体地描绘出了异乡除夜的凄凉。住所外面,是覆盖着残雪的乱山;屋里,孤零零的一支蜡烛陪伴着诗人。“孤烛”二字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往年过除夕,合家团聚,虽说生逢乱世,节日清贫,总还是快慰的;如今过除夕,却是独自一人处在异乡,论相伴者,只有无言的蜡烛,而蜡烛又是孤独一支,“孤烛”照孤客,孤客对“孤烛”,物态人情,相互映衬,扣人心弦,有力地揭示出诗人孤苦的心境,读来令人心碎。“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堪称佳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崔涂(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唐僖宗光启四年()进士,壮客巴蜀,老游龙山。《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第三首诗词:唐代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此诗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年—年)所作。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这首诗描写渔翁不怕险恶的环境,生活是如此清高,性格是如此孤傲,实际上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这首诗的诗眼是“寒江雪”字,“独钓寒江雪”,到处都是雪,只有江里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作者简介

柳宗元(年-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第四首诗词: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荷花都已凋落,天连着水,苍茫一片,黄昏时秋风阵阵,涌起波澜。我独自在小楼东边倚栏观看,分飞的双燕各自东西,远远向寒云飞去。

短暂浮生真应该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又盖满京城道。远方友人也定会时时登台把我怀想,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这首《虞美人》是一首寄给友人的词作。公元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舒亶因与尚书省意见相左被逐出京城,在家赋闲十年后,再次被任用。但入京后却已是物是人非,不由得对自己的身世感到孤独和凄凉并且渴望友人的信息,于是创作了这首词寄予一位名叫公度的友人。全词构思精巧,首尾呼应,借景寓情,情感真挚深厚,格调悲凉深沉,语言清婉雅丽。

这首词的诗眼是“独”字,“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词人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作者简介

舒亶(-)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为御史中丞。《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第五首诗词: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这是一首应试诗,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考官让其继续写,他拒绝了。这首诗虽然只有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却描写出一幅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语言凝练,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为咏雪的“最佳”之作。

这首诗的诗眼是“霁”字,“林表明霁色”中的“霁”,指的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一个“霁”字用得好,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

作者简介

祖咏(~),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开元十二年(),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第六首诗词:唐代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

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这首诗是刘长卿遭贬官之后所作,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这首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这首诗的诗眼是“远”字,“日暮苍山远”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 

作者简介

刘长卿(年—年),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第七首诗词:唐代刘方平《春雪》

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满天飞舞的大雪携带着春风而来,雪花在空中回旋乱舞。你看那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的地方,正是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刘方平生于洛阳,于天宝(年—年)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于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春雪》即是诗人离开故土洛阳而东南迁移时所作。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悯寒诗或讽谕诗。此诗通过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侧面写出了富人们在屋内赏雪以美酒相伴,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洛阳城中那班达官贵人只图自己享乐的讽刺。此诗是一首讽刺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悯寒诗或讽谕诗,诗中既无直呼,诗人用曲折的笔法,就自己特殊的观照角度,从写景中微示暗讽,发人深思。

这首诗的诗眼是“偏”字,“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刘方平所触目动心之处的“洛城东”,是唐代东都洛阳贵族豪门的第宅园林集中的所在。初唐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里“公子王孙芳树下”的赏花典型环境就是“洛城东”。春雪只有在这样的大片园林亭榭才能装点出奇艳的景观,也只有权豪贵眷才能金炉香兽,华筵美酒,无虞春寒,尽情观赏。一个“偏”字就着力点到了这种特殊条件和特有的兴致。“偏”字又与第二句的“乱”字关合:春雪本自乱绕乱落于人间,也竟如同专为豪贵作美,正是特殊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得以偏享,长期隐居,“不乐仕进”的刘方平,以他较多的平民意识颇触着了人间不平的深处。

作者简介

刘方平(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第八首诗: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将军战士们冷得拉不开弓,铠甲冻得难以穿上。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语言明朗优美,感情真挚,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这首诗的诗眼是“忽如”二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作者简介

岑参(年?-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天宝三载(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

第九首诗词:唐代韩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二月初时才惊讶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此诗作于年(元和十年),当时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于到过岭南的韩愈来说,北方的春天来得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

这首诗的诗眼是“嫌”字,“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一个“嫌”字,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可谓神来之笔。

作者简介

韩愈(年-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著有《韩昌黎集》等。

诗眼是诗词之眼,是点睛之笔,是指一句中或一篇中最有灵气的一笔。一字妥贴,则全篇生色。一字传神,能使全篇达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好友们:您认为呢?请发表高见。欢迎一起分享、讨论和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