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点赞弭水桥村磁铁支部以产

                            

8月28日

《湖北日报》刊发《图文:城乡百姓的幸福花园——宜昌民生工程再提质》,报道我市五眼泉镇弭水桥村“磁铁”支部发挥“磁力”效应,以变局求出路,以产业谋发展,以真心换民心。

五眼泉镇弭水桥村,四年前是远近闻名的穷村,矛盾大、问题多、怨气重,镇党委请回能人刘大卫当支书,从凝聚人心入手,领七百村民“闯路”,引三百“游子”返乡,三类村四年变先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过百万元,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

弭水桥村新一届班子汇聚民心,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成为湖北旅游名村。

“磁铁支部”是怎样炼成的?

核心内涵、精神实质

就是“刘大卫工作法”!

1、坚持每户必访

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组织村干部开展民情大走访,每年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干部到各户必访1次,做到有走访情况登记,有梳理汇总,有落实结果。

2、群众反映的事半个小时到场

坚持半小时到现场原则,能办的马上办,不能立刻办的讲清楚、说明情况,有说事办事登记。

3、第一时间抓落实

围绕市镇安排的乡村振兴、精准扶贫、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以及产业发展、低保评审、社会救助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第一时间安排、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反馈。

4、执行政策一碗水端平

干部说话、办事、调解公开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村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各类政策落实等坚持按程序办、按政策执行,对党员群众一视同仁,不优亲厚友,不存私心,不谋私利。

5、公家钱不乱用

坚持“两公开”,严格财务管理制度,每月财务公开做到及时、清晰、准确,财务帐目管理规范,不举债、不超能力范围实施项目建设;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及市委相关要求;村级零招待,工作餐“各吃各的”。

原文如下:

城乡百姓的幸福花园

——宜昌民生工程再提质

△宜昌马拉松倡导健康生活

民生连民心,民心牵国运。一直以来,宜昌始终把民生问题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群众身边的事,看似小事,那可是“天大的小事”,要以绣花功夫,一点一滴地办好。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进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追梦者的步伐。

△宽阔通畅的峡州大道

近年来,宜昌把70%的财政收入资金,投向涵盖城乡基础设施、旧城改造、养老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普通百姓,让市民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俯瞰弭水桥村

乡村振兴入画来

“我们村茶叶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0元以上价格俏销。”五峰县湾潭镇茶园村党支部书记龙治松说,两年来,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翻一番,茶农增收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顺利实现“摘帽”。

两年前,这里还是宜昌3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因山深路远,钱少底薄,全村人一半以上外出谋生。

“没有主导产业,没有好的企业,村庄整体脱贫就是空话。”龙治松说,村里建茶厂,成立合作社,创立自主品牌,打造观赏吊脚楼、农家院,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今日之宜昌乡村,不再满足于“村容村貌整洁”,更注重把“绿水青山”赋予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宜昌各地瞄准产业发展,从产业选择,到产业扶持,再到产业成长,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宜昌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超过85%。一个个村庄各美其美,各富其富,形成了宜昌乡土田园特有的“颜值”和“气质”。

年,宜昌休闲农业经营企业和合作社达到家,农村电商年交易额达到亿元。余家企业、万余名能人、市民兴业兴乡,总投资亿元的个项目,推动一大批极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特色景观旅游乡镇、美丽宜居乡村和田园综合体雨后拔节。产业春风之下,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余元。

△九凤谷花海

乡村振兴如何行稳致远?

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群众生活在集体中、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这2.1万平方公里的峡江大地,“穿针引线”的基层党建工作,如今“针孔”对得更准,“针脚”扎得更密。

宜都五眼泉镇弭水桥村,“磁铁”支部发挥“磁力”效应,以变局求出路,以产业谋发展,以真心换民心。“丑溪”变靓,穷村变富,村民吃上生态饭、旅游饭,正在齐心建设全国文明村。

枝江董市镇曹店村党支部书记李传平,用“一夜白头”换来村容提质、产业兴旺。在他和“两委”班子号召下,大批乡贤能人回乡兴业,让一无资源、二无基础的穷白之地,成了游人眼中的桃源之乡。

秀美乡村的难点到哪里,哪里就有党旗飘扬;脱贫攻坚的重点在哪里,哪里就有党员攻坚的身影。

年,支工作队扎根农村,12.7万名党员干部与16.3万个贫困户结友认亲,面支部党旗插进项目区、产业链,万亩产业基地覆盖贫困户80%以上,10.2万人脱贫、55个村出列。

沮水以北,远安九龙村翟家岭。

森森古木下,72岁高龄的村民翟维志,正在为几名荆门游客讲述古村历史。义务担当讲解志愿者这几年,他对游人说得最多的,就是“规矩”二字。

年前,栖居于此的翟氏先祖定下“永禁砍伐”的族规,如有犯者,要接受全族公审。

时光流转,祖辈恪守古训至今,“做生态人,吃生态饭”成为新时期翟家人新的精神信条,带来了泽被后世的生态红利。“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面对口袋日益充盈,精神追求日益旺盛的宜昌农民,各地各部门撬动传统文化杠杆,架起精神文明支点,让乡村涵养出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

曾几何时,点军土城乡安梓溪村,户村民严守门前“责任田”:农村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变废为宝,该回收的回收,该沤肥的沤肥,决不让垃圾围村绊了幸福生活的脚步。

过去,优渥的产业底子与堪忧的乡风民风“德不配位”,让兴山昭君镇金乐村“名声”在外,村民脸上无光。

年起,村里重拳整治人居环境,狠刹人情歪风,培育乡村文化,村民孝老敬亲的多了,相互攀比的少了,兴业实干的多了,赌博扯皮的少了。每家每户立起“家风墙”,暗自“较劲”争当模范榜样。

鄂西千年古镇资丘,管住斧头、拆除网箱换来青山明朗、碧水荡漾。4万党员群众把提升文化软实力植入乡村发展的骨骼肌理,让传统文化从农村走进社区,从村寨走进课堂。

如今的千年古镇,山歌回响、南曲悠扬,资丘“非遗”走进央视殿堂,成为土家儿女精神食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小区改造交通改善暖民心

在宜昌城区,珍珠路37号总会迎来参观的客人,俨然成了明星小区。

这个名叫嘉明花园的小区,过去无人管理,乱搭乱建、污水横流、停车混乱,典型的“脏乱差”。“还有人在小区圈地浇粪种菜,气味刺鼻。好多人不想住,想搬走。”居民罗学芳回忆道。

年,嘉明花园列入西陵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在小区业委会主导下,通过民主协商制定改造计划,政府投入50万元,居民自筹52万元,改造完毕后的小区焕然一新,取经者不断。

这是宜昌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城区共改造完成老旧小区个,显著改善3万余户、10万余居民的居住环境。申报住建部试点的10个小区已全部完工,惠及居民户户、投资万元,试点工作走在15个试点城市前列,得到住建部及省住建厅充分肯定。今年,宜昌将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不低于个。

城市更新,并非全部推倒重来,也不是简单模仿复制,必须内涵挖潜、增生活力,尊重民愿、汇聚民智。老旧社区改不改?怎么改?如何筹资?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请居民拿主意、群众提意见。

参与城市治理,人民群众是主导者,也是直接受益人。角色一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爆棚。

市民严女士和爱人在城区父母家中吃过晚饭,驱车经至喜长江大桥和点军大道快速路,10多分钟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碧桂园御园小区。像严女士一家一样,快速便捷的交通出行正在改变着宜昌人的生活方式。

一江两岸,联动成长。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夷陵长江大桥、至喜长江大桥、伍家岗长江大桥等跨江大桥相继建成通车或开工,天鉴变通途。加快补齐交通短板,西陵二路快速路、夷桥路改造、点军大道二期、合益路延伸段、沿江大道下穿通道等建成通车,峡州大道二期、花溪路等加快建设,城区快速路网内环实现闭合、中环顺利推进、外环基本成型。市域城际公交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建成一级公路57公里、二级公路公里,硬化农村公路公里,基本完成通客班车村道安防工程。

△紫荆花开弭水桥

就业养老医疗解后顾之忧

“住在这里舒心,我还要多活几年哩!”在宜昌市社会福利院,91岁的李奶奶思路清晰,耳聪目明,与人交流全程无障碍。问起福利院的服务,她赞不绝口。“天大,地大,不如共产党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该院康乃馨护理院五楼,不时传出阵阵歌声。只见40多位老人围坐一起,轮流演唱自己填词的歌曲。95岁的王爷爷一曲唱罢,赢得满堂喝彩,掌声一片。

近年来,宜昌市探索“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城乡全覆盖”模式,走出一条新型养老示范的新路子。在城区以市社会福利院为试点,开展“服务外包”改革;以兴山和枝江为试点,推进失能老人集中供养,医院开展“公建民营”;以五峰为试点,建设农村幸福院等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农村留守(独居)老人的养老需求。

民生投入不遗余力。宜昌搭建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利用“互联网+”,引入第三方落地服务,实现市、县、乡医疗资源、信息服务互联互通,使县域内就诊率达90%。

专家认为,宜昌“分级诊疗转诊协作平台”,利用互联网实现跨区域平台有效连接,使医患供求双方信息在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畅通运行,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环境更优,人才回流。年,3万多名大学生留在宜昌就业创业,宜昌成为全省2个人口净流入城市之一。

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各类招聘会余场次,服务企业用工余家次,达成就业意向5万余人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9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88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26.6万人次,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渐成新潮流。

△九凤谷双溪环线

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蔬菜超市里,黄瓜、茄子、西红柿、西葫芦……身上都贴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