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有“早熟蜜柑之乡”“柑橘之乡”“全国柑橘产业三十强县(区)”等称谓。因此,柑桔是夷陵区人民的生命,种植柑桔,是夷陵区人民的生活,更是夷陵区人民的骄傲!#宜昌头条#
秋天的夷陵,山山岭岭、梯田沟坎上,橙黄的柑桔就从那郁郁葱葱的翠绿中笑出诱人的脸,在全区35万亩柑桔林中收获占全国柑桔总产量四分之一的柑桔,便几乎成了夷陵区人民的全部生活。
夷陵柑桔园
来往于城乡的无数汽车上,当地报纸上,广播电视上,满是夷陵区“小溪红”的广告;全区数万柑桔运销人,撒向全国几百个大中城市的果品批发市场;交易会、展销会、柑桔种植技术交流会、评选全区“十佳柑桔种植户”,“十佳运销户、”“十佳产柑大户”在全区一齐展开……收柑、运柑、卖柑、说柑、吃柑,夷陵区人民把自己浸入甜甜蜜蜜的桔香之中。
夷陵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是长江流域柑橘承东接西的重要传播节点。从《禹贡》、《山海经》等典籍记载看,早在多年前,荆楚柑橘就被列为贡物。所以对柑橘的传播作用不言而喻。
满山桔园
《史记·货殖列传》: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蜀汉江陵”,当指今天的四川到湖北荆州一带广大的长江流域地区,故此语可看作夷陵在汉代也盛产柑橘的文献证据。而“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则反映了柑橘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人们带来了福祉。
新唐书·《地理志》:峡州,土贡柑。“峡州,土贡柑”是说,峡州出产贡柑。峡州,唐宋时,指今宜昌市城区、宜都、长阳、远安及枝江一部。贡柑,即被列为贡品的柑子,为橘与橙的自然杂交品种,别名皇帝柑、贵妃橙。欧阳修曾为夷陵县令,掌握着第一手资料,峡州贡柑之说,确凿无疑,且是史志中最早最直接记载夷陵柑橘的文字。
西陵峡畔
欧阳修在夷陵期间,可考的写到夷陵柑橘的文字有四处,此为其一,当是夷陵出产橘、柚的最权威记载,且与茶、笋被并列为“四时之味”,满含赞美之情。其二为“残雪压枝犹有橘”,吟咏中注入了人格象征。其三为《与尹师鲁第一书》,其中说:“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皆可饮食,益相喜贺”,证明橘柚在当是还是时令礼物。其四为《与尹师鲁第二书》中关于其母到夷陵后身体状态的描述:“老母旧不饮酒,到此来,日能饮五七杯,随时甘脆”,其中的“甘”,指甜物,欧阳公十月底到达夷陵,正是橘柚成熟时节,其“甘”必是柑橘。柑橘的养生作用,可见一斑。
柑橘文化是夷陵文化的亮点。
从广泛影响看。屈原在此吟哦《橘颂》,表达自己忠贞不移的家国情怀。欧阳修在此吟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又在《夷陵县至喜堂记》中说“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表现了他身处逆境却豁达奋发的人生态度,故有“庐陵事业起夷陵”的佳话。这些,都成为后人追求高洁品行的价值取向,成为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经典诗文看。不少与夷陵有交集的文人墨客,对夷陵柑橘情有独钟,有诗作传世。咏橘开篇之作《橘颂》,被称为“百代咏物诗之祖”;欧阳修《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中“紫箨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与苏轼“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至喜堂》中的“夷陵虽小邑,自古控荆吴”、“旧种孤楠老,新霜一橘枯”,梅尧臣《闻雁寄欧阳夷陵》中的“荆楚橘包熟,潇湘枫叶丹”,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从文化传承看。夷陵创建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柑橘节模式。橘子泛红之时,橘农们以柑橘节、丰收节等特有的方式喜庆柑橘丰收。从年开始,夷陵已成功举办了7届柑橘节,柑橘节成了促进经贸交流,传承柑橘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夷陵人的时代记忆符号。年,三峡夷陵柑橘博物馆建成开馆,成为了湖北重要的柑橘科普基地和柑橘文化展示窗口。今天的夷陵文人们,也对柑橘题材情有独钟,诗歌、散文、楹联、版画等文化艺术作品层出不穷。
采摘柑橘
从民间习俗看。夷陵人有过年食橘柚和中秋“摸秋”的风俗,寓“团圆”“吉祥”之意。峡江谚语“立冬三日下黄柑”,则是峡江人对柑橘生产的经验总结。夷陵人常常将橘子作为馈赠亲友的珍品,和与人交往的“打门锤儿”,送出去的是橘子,表达的是吉祥如意的祝福。
然而,把柑桔种得逐渐使夷陵区成为全国柑桔大区,全区桔农收入的80%来自柑桔生产。最初夷陵区人还有些对“资本主义的尾巴”的惊诧,免不得缩手缩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号召、科技投入、农民放胆,柑桔上山下平进水田,十几年成就了如今这番规模。说这段历史,夷陵区百姓无不称赞:“党的政策好!”
在夷陵区,会种柑桔、懂得柑桔、是一种文化,不会不懂,夷陵区人说你是“外乡人”。
说到种柑桔,如何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做基肥,如何剪枝取光发挥光合作用最佳值、如何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如何达到国家“绿色食品”规定指标……都是夷陵人之为夷陵人不可或缺的“知识资格”。借了种柑桔,夷陵人长成并张扬了自己的“科技意识”,“柑桔文化”中有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含量。年6月:宜昌县柑橘低接增果技术被列入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年7月:全国标准果园创建启动仪式会在夷陵区召开,“三级网络抓培训、四项规程定标准、五大配套进果园”的夷陵模式全面推广。
柑橘加工精选
年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夷陵区为全国出口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
年11月:宜昌晓曦红柑橘(晓曦红牌)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产品,并被授予“生态原产品产品保护证书”。
从八十年代后期至今,夷陵桔农争先恐后推广应用柑桔新技术、新品种,将柑桔年总产量从吨提高到70多万吨。年被农业部授予“早熟蜜柑之乡”。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柑橘之乡”;年,被农业部纳入全国柑橘优势区域县(区);年,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宜昌宽皮柑橘综合试验站落户夷陵;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水果大县(区)”称号;年,“晓曦红”牌宜昌蜜橘被湖北省农业厅授予“湖北三大名果”;年,“晓曦红”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年,被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全国出口茶叶、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年被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全国柑橘产业三十强县(区)”。年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培育出驰名商标“晓曦红”、全国柑橘示范合作社“夷陵红”等龙头企业和品牌。
产业规模全省首位。新成立七十年来,夷陵区充分发挥地理、区位、气候等优势,聚焦柑橘产业,柑橘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年,全区有9个乡镇(街道、试验区)近6万农户以柑橘为主业,柑橘总面积达到2.32万公顷,总产量70.28万吨,综合收入30.13亿元,户均收入3万元。面积和产量位居湖北省第一位。据年相关资料统计:夷陵区柑橘面积占宜昌市13.24万公顷的17.5%,占湖北省24.67万公顷的9.4%;柑橘产量占宜昌市.51万吨的21.6%,占湖北省万吨的18%。
熟期结构逐步拉长。夷陵区柑橘种质资源丰富,是宜昌橙原产地,过去以甜橙生产为主,仅限于长江南津关以上沿江两岸。新成立以来,夷陵区采取群众与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本地选种、在国内科研院所引进新品种等办法,加快了柑橘良种发展步伐。通过四次大规模品改,使得全区柑橘品种日益丰富,产品供应周期逐步延长。现有柑、橘、橙、柚四大类60多个品种,其中用于经济栽培的品种有夏橙、锦橙、脐橙、温州蜜柑、椪柑、杂柑、柚等。全区柑橘熟期结构已调整到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比例为2:4:3:1。目前,从八月下旬至次年5月,夷陵区均有柑橘上市。
夷陵经济开发区柑橘加工生产线
栽培技术全国推广。新成立七十年来,经过老、中、青三代柑橘技术干部的共同努力,夷陵柑橘生产技术体系逐步完善,柑橘育苗、优质丰产栽培、品改、无公害柑橘生产、标准果园生产、温州蜜柑隔年交替结果、老橘园改造、柑橘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等技术规程先后出台,在全区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其中“矮化密植、早果丰产”栽培技术,“鄂S—1”、“鄂T—2”柑橘保鲜剂、保果剂保果技术,柑橘低接增果新技术,柑橘高产栽培模式,温州蜜柑系统修剪法,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柑橘标准果园建设,温州蜜柑交替结果技术等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全国推广。标准果园启动仪式、提质增效栽培、配方施肥、密植郁闭果园改造、柑橘“两减”栽培等一批国家级现场会先后在夷陵成功召开。
产业链接全省领先。年前,柑橘果实由供销社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年,柑橘销售全面放开,由生产者自主销售。随着柑橘产量逐年增长,进入新世纪后,夷陵区开始培育柑橘洗果、打蜡、分级、包装等产后处理企业。年,鸦鹊岭镇率先建立了第一条柑橘分级打蜡生产线,目前全区已建成柑橘打蜡厂78家,产后处理生产线80条,其中智能光电分级生产线2条,处理能力达到吨/小时,商品化处理占当年产量的90%;以柑橘保鲜为主的冷库达座,整体库容达10万吨。全区已有荣盛、嘉源2家橘瓣罐头加工企业,年设计加工能力5万吨,可消耗柑橘鲜果7.5万吨。全区柑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个,网络柑橘生产专业户2万余户,0.92万公顷柑橘园,为柑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观光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和剩余劳动力就业。
柑橘田间管理
产品畅销国际国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重视营销体系建设,加强了品牌培育和市场开发。在品牌培育上,夷陵区先后注册了多个柑橘品牌,比较知名的有“晓曦红”、“夷陵红”“小溪塔”、“洋红”、“金银岗”等。其中“晓曦红”牌宜昌蜜橘获驰名商标、湖北省名牌产品和“湖北省三大名果”荣誉称号。在市场开发上,制定了“巩固华北、主攻东北、开发西北、抢占华东、拓展海外”的营销战略,夷陵柑橘销售遍布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开辟了满洲里、绥芬河、霍尔果斯、塔城、瑞丽等5个边贸口岸,柑橘出口到俄罗斯、加拿大、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技术体系日益壮大。从年起,夷陵区就有了第一个柑橘技术干部。到年,随着“夷陵区(宜昌县)柑橘研究所”和“夷陵区(宜昌县)特产局”的相继成立,夷陵柑橘技术力量逐步得到充实,从多方面加强了柑橘生产指导和管理。年12月,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宜昌宽皮柑橘综合试验站落户夷陵区。夷陵区还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区校合作关系,聘请邓秀新院士担任柑橘咨询专家委员,搭建了“一个产业+一位院士+一所院校+一个专家团队+一批龙头企业+一批示范户”的“六个一”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夷陵区、镇(街道、试验区)两级业务部门拥有从事柑橘产业的技术人员28人,其中农技推广研究员1名,正高职高级农艺师1名,高级农艺师8名。在这支队伍中,应荣枢、袁昌忠、汤先锡先后经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胡世全经湖北省政府批准享受政府专项津贴,有市管、区管专业拔尖人才5人。科技人员在各类省级以上杂志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柑橘销售
夷陵人种柑桔爱柑桔,反过来,柑桔的生产、加工、运输、交易,将夷陵人和国内外广阔的市场联系起来,现代经济生活的文明因子扩张开来,日益改变着夷陵的传统生活方式。这几年,夷陵人不甘于将自己的柑桔混同于国内一般柑桔之中,他们培育并注册了夷陵柑桔独特的品种“小溪红”,要在国内外市场打响这个品牌。全县十万桔农在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组织柑桔产销专业合作社,将柑桔的产前提供规划、良种,产中提供技术、物资,产后提供市场信息、包装、加工、运输、销售服务连成一个网络,用这种社会化网络与大市场接轨,为夷陵“小溪红”柑桔架起抗风险的围栏。夷陵区政府在为开拓“小溪红”销售市场的数万夷陵区运销专业户中年年评奖“十佳运销户”,中选者的智慧、勇气和业绩,让夷陵人发现自己身上所拥有的更多价值,激起他们走出小天地去追求更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天,夷陵区柑桔不仅覆盖了全国,而且还走出了国门,销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柑桔示范场自动光电分级打腊生产线
柑桔和夷陵区人民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孕育出夷陵区人民生活的新风俗。“养老不求子,种块柑桔园做靠山”,已渐成夷陵风尚;收桔时节,曾经散落四处的“守桔棚”已不多见了,遵守爱桔护桔不盗桔的“乡规民约”,成了这里开展“双文明户”、“五好家庭”活动的主要内容。“好人种好桔”、“好桔出好人”是夷陵人共同的价值认同。外地桔商到夷陵,都感到这里的桔农诚实守信不欺不诈。他们明白:诚信厚德,是守护家乡千百年基业的最好屏障。
(部分资料和数据来自《桔都夷陵》,在此致谢)
作者/来源:知名三峡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