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三峡商报」
三峡水乡,田园枝江,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新中国成立后,枝江市一直卫冕着“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桂冠。改革开放迈入新时代后,枝江市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始终保持着“全国产粮大县”“优质粮食工程重点县”的优强地位。
地处江汉平原西缘的枝江市,也是大溪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如今,笑傲市场的“枝江玛瑙米”,出自土肥水美、有着多年稻耕历史的玛瑙河畔。得天地恩赐,汲雨露精华,效古法耕作,融现代科技,铸就了“枝江玛瑙米”晶莹剔透、香糯可口、甜滑不腻、唇齿留香、历久弥新的“贡米”品质。“北有五常稻花香,南有枝江玛瑙米”,是线上线下消费者广泛认同而赋予的溢美之词。
“枝江玛瑙米”跻身“荆楚好粮油”之列,以“金字招牌”后发崛起,凝聚着历届枝江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粮食主管部门引领种植农友、接力市场主体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文/易小容张明文
不遗余力,培强优质粮源
曾几何时,因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无法回避地挫伤了枝江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少农民种粮只出于满足自给。因而,枝江粮食种植一度出现了品种繁杂、面积锐减的现象。
农村税费改革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种粮农民既给良种补贴,又发粮食直补。藉此,枝江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千方百计提振农民种粮士气。
好谷出好米。针对市域内水稻品种多达63个的杂乱局面,枝江市从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入手,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枝江市农业、粮食部门联合国调队,以及多个专业合作社,开展适宜良种种植对比,用丰收的事实引领农民逐步淘汰相关品种。经过近5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枝江市水稻种植品种终由63个培优为3个,一举让优质粮源有了相对统一的品种、颇具规模的产量。
为确保优质粮源种植面积稳中有升,枝江市一方面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和清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严格落实粮食种植惠农补贴丈量发放政策,引导农民不断扩大适宜种植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向上积极争取、本级财政配套,毫不歇息地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枝江市先后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面积30.56万亩。政策调动、利益促动,枝江市粮食种植面积在年恢复性增长到91.5万亩,年总产量稳定在33万吨以上,夺取了“十五连增”的喜人业绩,为优质米加工提供了充沛的优质粮源。
在持之以恒抓粮食生产中,枝江市主动应对城镇化、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带来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新局,积极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全市共衍生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家、粮食家庭农场67个。年,又成功引进中化农业入驻,开启了“龙头企业+MAP农场+N”种植模式。随着种植品种、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水肥管理、生物防治、集中收割“六统一”深入推进,有效保证了优质粮源面积、产量逐年递增。目前,枝江市水稻优质粮源基地由6万亩增加到了20万亩,占比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4%。
淬炼品牌,十年磨一利剑
有了优质粮源,若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也会让优质大米“养在深山人未识”,直接贬损种植者和后端经营者的利益。
枝江市委、市政府为防止谷贱伤农再度出现,一方面责成粮食部门和市级“农合联”与金融机构协商一致,用粮食收购贷款基金的放大效应撬动融资规模,确保粮食敞开收购、不打白条。另一方面,将远古贡米“枝江玛瑙米”作为地域公共品牌,授权枝江市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先行使用,让其以“国有信用”承担社会责任。确保优粮优价收购,用高于市场价收购入库的优质稻谷生产区域性大米代表作——“枝江玛瑙米”,以期大米品质坚挺,市场口碑坚硬,销售覆盖坚固。
为将“枝江玛瑙米”淬炼成“金字招牌”,枝江市10年不减呵护力度。从粮源入口把关,到生产工艺革新、终端产品检测,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枝江市财政每年安排万元专项预算,支持以“枝江玛瑙米”为核心的“枝滋有味”旗下系列农业公共品牌“扬声造型”。连续10年,枝江两届市委、市政府领导不间断走进直播间,为“枝江玛瑙米”代言促销,站台打气。一年一度的农博会、丰收节上,也缺不了市级主要领导端着芳香四溢的米饭与各界客商分享佳肴的感人画面。一些非粮食主产区大中城市的农展会、年货节,“枝江玛瑙米”都会“现身说法”。枝江市遍布全国的“招商大使”、乡贤,无一例外都是“枝江玛瑙米”的形象代言人、促销志愿者、义务广告员。
十年磨一剑,让“枝江玛瑙米”仿若米市的一匹“黑马”进入了世人的视线。她的声名鹊起,也引来了央视新闻、农民日报、湖北卫视等主流媒体的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