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纸变钱聚焦湖工大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

白斑医院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412/7049270.html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胡圣飞教授带领学生做高分子发泡材料实验。他从事的聚合物高性能化与功能化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转化。长江日报记者高勇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2日讯年10月,作为湖北省“独一家”,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湖工大”)入选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开始了汉版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的试验。   靠着赋予成果完成人自行处置权和定价权,如今,在湖工大,大批纸上科技成果开始转化,今年前10个月,学校专利转化是前10年总和的2.5倍,出现千万元产出项目。   “一口价”给老师赋权   谁所有,谁收益,更有成果转化的动力   湖北工业大学酿酒中试基地。长江日报记者高勇摄   “也有些人担心,我们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湖工大科技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心彬介绍,根据国家试点精神,湖工大制定了《湖北工业大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八条措施》和《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并于今年2月获批。   “据科技部调研人员反馈,在全国40家赋权试点单位中,湖工大制定的实施细则给老师的自主程度相当高。”胡心彬说。   湖工大对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权”,赋予成果完成人(团队)与学校共同拥有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双方均可单独或联合对成果进行处置。固化收益分配比例,学校在成果转化收益中,提取4%作为学校收益,其余96%全部归成果完成人(团队)或参与贡献的其他各方。   胡心彬说,“一口价”给所有老师、所有项目赋权,省去了许多麻烦。这意味着不同项目不用再“一事一议”。以往那些“三重一大”项目也不搞特殊,按照统一政策办理,极大提高了效率,也免去了操作人员可能要承担的责任。   改革之后,绝大部分成果转化收益进了科研团队的“腰包”。   早上8时多,胡圣飞教授就来到位于湖工大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里的办公室。坐在一张长桌的一侧,胡圣飞做好了接待第一家企业咨询的准备。   胡圣飞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是学科带头人,同时在帮5个企业做横向课题研究,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几波企业。   在胡圣飞看来,此次改革最大的意义就是明确了老师对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成果完成人拥有了产权,科技成果才不会成为‘孤儿’‘弃儿’。谁所有,谁转化,谁收益,老师才更有成果转化的动力”。   国资“松绑”绕开“评多评少”两难   科技成果转化了才是财富   在胡心彬看来,此次湖工大改革的重要一环,正是简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对科技成果进一步“松绑”。   以往,涉及科技成果转让许可,需要对成果进行资产评估。“在实际操作中,这个评估就难倒了许多人。评多了,市场不买账;评少了,又可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进退两难之下,许多科技成果转化只好作罢。”胡心彬说。   此次湖工大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务科技成果进行转移转化,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完成公示并备案,无需报国资、财务等部门,简化流程,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教授汪超仅今年上半年,就带领团队实现了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以来,成果转化审批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汪超说,“无需进行官方的资产评估,等于是赋予了成果完成人自行处置权和定价权,根据市场供需关系确定转化方式、转化对象、转化金额等,这大大提高了成果的转化成功率。”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王磊专注于生物质及木质素资源化利用、再造烟叶和新型卷烟研究开发。目前,团队成果成功在烟用材料企业实现转化,转化总金额达到了万元,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   “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不仅仅是让科研团队致富,更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社会效益。”王磊认为,湖工大科技成果转化试点,也是在鞭策高校科研工作者,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做好理论基础研究的同时,把更多好的理论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多位教师“蹲点”企业   让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贴得更紧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胡圣飞教授在实验室做高分子发泡材料实验,他从事的聚合物高性能化与功能化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转化。长江日报记者高勇摄   一走进湖工大的酿酒中试基地,一阵酒香就迎面飘来。   这个全国高校院所中的首家准工厂化酿酒中试实验室,是许多大牌酒企的幕后“军师”,帮助其研发新口味,并进行小规模试生产。   “从实验室里的专利发明,到企业里的实际应用,中间需要一个嫁接转化平台,这就是设立中试基地的意义。”酿酒中试基地负责人、湖工大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教授汪江波说。   汪江波介绍,通过联合研发、委托研发等形式,基地将实验室里的发明专利,直接应用于企业在酿造工艺、设备、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小规模试生产,帮助企业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如今,劲牌、白云边、稻花香、枝江、黄鹤楼等省内知名白酒品牌,均与基地有合作。   为了让科技成果更加“接地气”,湖工大设立了多个中间平台。除了酿酒中试基地,湖工大还建设了融雪化冰工程中试基地、固废资源化利用中试基地、橡塑改性与加工中试基地、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装备中试基地、食品酿造等省级或校级中试基地。   让科研和企业需求贴得更紧,湖工大鼓励教师长期去企业“蹲点”。   胡心彬介绍,从年开始,湖工大就推进“百名博士进百乡入百企”。目前,湖工大在各地校地协同共建有15家产业研究院、69家研发中心,同时在黄石、荆门、襄阳、汉阳等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到地方、在企业兼职的老师达到人以上。   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教授陈茂彬是湖工大麻城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围绕麻城菊花、老米酒产业的现状和技术需求,结合自身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发酵领域的研发成果,研究院开发出余款高附加值菊花新产品,其中,已有20余款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上市销售,预计当地菊花产业总产值可达30亿元。   “校企共建中试基地、校地共建产业研究院,既解决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又促进了企业和地方的发展,一举两得。”陈茂彬说。   声音》》》   湖北省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罗林波:   明晰产权才能加快创新要素流动   “湖工大的此次改革,最大亮点是明确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并且明确科研人员可以单独去处置这个科技成果。”罗林波说,此前武汉部分高校曾试点过科技成果“三权”管理改革,将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全部下放给高校院所。但这次湖工大的改革更为彻底,也更为关键。   “老师有了产权,而且能够自己去处置这个产权,自己获得收益,这个逻辑链条就走通了,老师就有动力去做科技成果转化。”罗林波说,此前,科技成果转化由学校代理,而学校的有关部门有时候是没有动力的,“做多做少,跟我有什么关系?做多了还有可能出错”。   “跟任何生产要素一样,只有明晰了产权,要素才能加快流动起来。”罗林波说。   (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吴曈整理

郑汝可统筹

陈昌设计

张莉摄影|高勇)   教授直接与企业议价,科技成果“沉睡”4年被点石成金

武汉一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