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光明网」
爱情不只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也有艰难时刻的相携相守、互相鼓励。今年的“七夕”,对我市许多年轻党员干部来说,只能在抗疫岗位上向爱人遥寄相思。而这当中,很多人还是夫妻同为党员干部,共同奔忙在疫情防控战场上。
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下的“战疫夫妻”们,有怎样的情怀与情思?他们是如何平衡责任担当“丈夫气”,和家长里短“儿女情”的呢?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战疫夫妻”——
志愿者夫妻牵手战疫
“早上的杯爱心咖啡已经全部送到,我现在去卡口值守。”8月10日,正在刘口社区卡口值守的柳咏飞,接到妻子周丽美的电话,简单的几句沟通,电话那头就匆匆挂掉。
他们是党员,也是夫妻,更是抗疫前线携手同行的战友,一直在尽职守、作奉献。
柳咏飞在刘口社区工作,妻子周丽美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疫情发生以来,两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忙碌。周丽美的工作主要是人员摸排、材料汇总、数据上报、卡口值守、物资发放等。作为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负责人,柳咏飞要做的工作更多,从志愿者召集、人员排班、带队卡口执勤、爱心商家对接到分发物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刚开始那几天,夫妻俩经常忙到凌晨,柳咏飞组建了“战疫先锋志愿者群”,由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牵头,选派志愿者在杜柳高速路口进行值守;妻子则帮助理清本社区人员排查的工作流程和头绪。柳咏飞经常对妻子说:“我们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这样别人就可以少做一点。”
这并不是两人第一次共同“出战”疫情。去年年初,两人便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在忙于单位上的事的同时,在志愿服务上的想法也非常一致:在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头,要立即行动起来,为仙桃的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8月2日,柳咏飞在孝雅志愿者群中发出募捐倡议并带头捐款元,妻子周丽美也捐了元。仅仅2天的时间,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联合青年企业协会、爱心企业、志愿者等,组织捐款10万余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防疫一刻不能松懈。夫妻俩上午守卡口,下午积极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社区,进行入户摸排、卡口值守、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
夫妻一起冲在前线,也难免担心对方。“我们就互相提醒对方做好消毒和防护工作。”在家是夫妻,出门是战友,柳咏飞和周丽美有一个共同的约定——“疫情不结束我们不休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贡献力量。”(记者周彬)
“疫情结束就娶你”
8月14日,是传统七夕节。这天,原本是蒋文亮和妻子婷婷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的好日子。突如其来的疫情,将计划打乱。
蒋文亮是沙湖派出所副所长。今年3月底登记结婚,原定于8月14日举办婚礼。7月28日,蒋文亮交接完工作,请好年假,开始着手婚礼场地、婚礼流程排练等事宜,希望给妻子一场浪漫的婚礼。
8月2日,全市疫情防控交通检查点设立。沙湖辖区有一个孝仙嘉沙湖卡点、一个省道五湖卡点,加上隔离点值守、流调和接处警,这些都需要24小时轮班值守。作为副所长,蒋文亮深知所里急需警力,而且还有场所防控、反诈禁毒等工作也需要抓落实。
“等疫情形势稳定以后,再举办婚礼吧。”“婚礼事小,防疫事大,你安心去一线工作,剩下的都交给我。”8月3日,蒋文亮与妻子商定后,主动请缨,结束休假,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防疫检查点,蒋文亮带领特警、辅警,与沙湖镇干部职工分工协作。测温、查验、登记、解读防疫政策,各项工作一丝不苟,有序推进。
连日来,蒋文亮和同事们在暴晒和暴雨中连轴转,从集镇宾馆酒店、棋牌室的劝停、巡查,到防疫检查点的轮班值守,再到转运隔离对象等,汗水、雨水时常把身上的警服直接变成紧身衣、紧身裤。尽管辛苦,他们从未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肩负的使命,是守护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安稳。
“等疫情结束了再准备婚礼时,会做得更周全。”闲暇时,蒋文亮与妻子视频通话感慨,“经历了去年抗疫大考历练,今年的防疫工作更加自信,工作流程自然娴熟于心。”
“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妻子每天都不厌其烦地发来这样一条消息,这句话也成为夫妻俩疫情期间最真挚的“情话”。(记者邓一凡、通讯员王德锦)
咫尺难相聚,心底藏深情
30岁的梁岭和31岁的刘念文,都是胡场镇的大学生村干部。夫妇俩平时一个在村里忙碌,一个在镇防疫指挥部值守。这次疫情突然反弹,妻子刘念文的工作压力陡然加大。她跟同事们常常从清早进办公室,一直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有3次还熬通宵。
刘念文负责将全镇的疫情防控流调信息分类、汇总、上报,还要不断地接打电话,核实信息、排查数据……常常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电话打得发烫。梁岭有几次在村里忙完,顺道回指挥部想等着接她一起回家,可一等就等到快天亮了。刘念文心疼丈夫,“赶”他先回去,照看照看女儿,她自己干脆就在镇政府的宿舍里收拾了一个铺位。实在累极了,就去躺一会儿。
这几天,因镇上的隔离点缺人手,梁岭被紧急抽调回来。这个隔离点离镇政府刘念文工作的地方,不足米。可自从进了隔离点,梁岭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他每天在几层楼的空间里,接送隔离对象、督查消杀、帮助递餐、协调物资等等,虽然不像妻子那样精神高度集中,但日夜守护,也很考验耐心爱心。
他们有一个3岁的可爱女儿。这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他们只好把女儿送到奶奶工作的福利院里。那儿也是封闭管理,女儿每天只能看看电视、玩玩布娃娃之类,她总缠着问奶奶,爸妈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去接她。
一家三口,分居三处。忙碌之中,难掩心底深情。问起“明天七夕,想送个什么礼物给老婆”,梁岭腼腆地笑了,“今年太特殊了,想买个什么东西也不可能。只好等疫情结束,再带上她、带上女儿,一家人好好出去玩一玩,吃顿饭,补偿一下。”(记者胡平)
同为防疫,心有灵犀
32岁的谢健波和29岁的杨彩虹,都是通过大学生村干部考试被分在胡场镇的。谢健波是土生土长的仙桃人,杨彩虹来自宜昌枝江。
这段特殊日子,两个有着10多年党龄的年轻人,不约而同选择了“主动到一线”。谢健波被安排“就地驻守”,在本镇五号村摸排走访,搞疫情防控宣传,接送隔离人员等。
五号村是个多人的大村,有15个村民小组。8月初,他和村干部严格按上级指令在村里设了13个卡口,到处调派人手值守。后来又受命撤去卡口,分头上门入户走访。因为是村干部中唯一一个年轻人,设计表格、信息汇总等文字内勤类事情,全部落到他一人身上。他常常是刚在电脑前忙完数据统计,马上又得拎起大喇叭进村喊话……但谢健波对此很淡定,“年轻人嘛,多做点,累不着。”
妻子杨彩虹本是家中独生女,为了爱情来到仙桃。这次疫情,杨彩虹没有丝毫娇气,而是“闻令即动”。8月8日那天,本想好好过下结婚五周年纪念日的她,一接到镇里通知,立即到排湖高速路口报到。
那几天,排湖高速路口每天都是川流不息的进出车辆。每个班次虽说有10多人值守,但车多、事杂,又高温炙烤,很多人体力精力严重透支。做事麻利的杨彩虹,每见一辆车缓缓驶过,总会主动上前,示意停车,请司乘人员出示身份证、双码,并负责登记车牌信息、目的地等……脚不点地忙完一个班次6小时,嗓子嘶哑、衣服汗透是常事。
8月13日,突降大雨,排湖高速路口的值守棚因四处飘雨,很多值守队员的衣服鞋子被淋湿。杨彩虹的鞋里灌满了水,她索性脱掉袜子,把运动鞋当胶鞋穿。“没事,下班后再换双干的。他们值通宵夜班的同志,更辛苦呢。”
说起七夕节,杨彩虹猛然惊觉:“哟,是的呢,不说都忘了。”可此情此景,怎么过节呢?丈夫谢健波闻言也一笑:“往年过七夕,我都是陪她逛街,买衣服,吃美食,今年看来都搞不成啦。”他们一同向往着,“就盼疫情早点结束,我们能带上女儿去游乐场,好好玩一玩,就算补过节日啦。”(记者胡平)
白大褂夫妻的担当
8月13日16时许,排队接种疫苗的人们刚刚散去,沙湖镇中心卫生院业务院长王胜华还在接种区忙碌。他的妻子向进芳则守在医械科,整理着一天医疗器械进出的单据。
沙湖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范围涵盖沙湖镇、沙湖原种场和五湖渔场。7月27日起,我市开始排查中高风险区返乡人员,王胜华和向进芳便开始忙碌。配合着乡亲们的早起习惯,清晨5时,王胜华和向进芳就起床,早早来到卫生院。
每天7时前,王胜华得将三项重要数据上报,然后再一一安排5个隔离点、3处卡口、疫苗接种区的工作。46岁的他还是内儿科医生,每周门诊坐班、发热门诊和住院部各24小时的值班,还有值班、进村巡诊防控等,常常不知不觉就忙到了深夜,周末也很难休息。他歉疚地说,“确实没时间管家里,老婆付出了很多。”
8月9日晚上7时,王胜华接到通知,需要对新冠肺炎11种相关症状的人员住院留观检查。卫生院住院部条件有限,且有44人正在住院治疗。经过周密安排,王胜华和医护人员们对住院部进行重新划区布局,安排31名病情较轻可以回家休养的患者出院,将13名患者转移到住院部一楼,以最快速度为第二天顺利开展留观核酸检查腾出了空间。
丈夫的忙碌,43岁的向进芳看在眼里。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卫生院,她总是尽力多干活。身为卫生院医械科科长,她除了每天向各隔离点输送医用物资外,还去疫苗接种区为乡亲们测量血压,或下沉卡口查测体温。院里哪里缺人手,她就到哪里顶上。有时候,晚上隔离点急需物资,一个电话,向进芳赶忙连夜清点发货。
“家里老人腿脚不好,一边针灸,一边帮我们带孩子。有时候想想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但是我们都穿着白大褂,我还是党员,关键时刻得讲担当。”王胜华说,疫情防控是责任,也是使命,他们一定坚守到抗疫胜利。(记者尹立群、谢伯康、刘贤双)
度假夫妻守卡口
8月13日,打字号社区卡口,31岁的杜洋和爱人胡霞正在给过路的村民测量体温。杜洋手臂上深红色的印记格外显眼,“这是前几天太阳晒的,还没有消。”他说。
杜洋和爱人胡霞在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书,暑假回来歇凉,看到教职工群不断发来疫情防控的消息,夫妻俩相互看了一眼,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龙华山办事处打字号社区人流量大,疫情防控工作人手不够,急需招募志愿者,帮忙共同防疫。两人没多想,和家里商量后,就去社区报名了。他们的母亲很理解和支持,在家里负责照顾孩子和后勤工作。
前期两口子主要负责疫苗接种点信息采集和登记工作,目前疫情形势严峻,两人分别到社区值守卡口。
胡霞是咸宁通城人,回仙桃次数少,对村里情况不了解。值守第一天,她很害怕,担心自己服务不好和村民产生矛盾,杜洋的安慰和开导,让胡霞克服了心理障碍。她认真排查,做好登记,村民看在眼里,都很配合她的工作。有人问她,一个外地媳妇怎么这么拼?她说,“虽然我不是村里人,但是我和那些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一样,都是共产党员,不管到哪,这是我份内的事情。”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们也要为社区尽一份力。”杜洋在守卡口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他总是耐心地宣讲疫情防控知识,要求大家积极配合防疫工作。(记者胡圣)
双警夫妻的特殊执勤
8月13日上午,国道郑场镇防疫检查点,车辆往来,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现场秩序有条不紊。
市公安局郑场派出所教导员李侃作为属地责任人,负责对交警支队、特警支队、出入境管理支队等警种参与卡点值守警力的统筹管理和工作协调。检查点,有一位女警让李侃既感到幸福,又多有牵挂。
她是来自出入境管理支队的执勤民警田丹,也是陪伴他走过17个春夏秋冬的妻子。
安排好各项工作,李侃把田丹叫到一旁,反复叮嘱,“执勤时戴好口罩。国道上货车多,你要时刻注意车辆避让。核验司乘人员的绿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报告要仔细。”他一边交待注意事项,一边细致地帮她整理防护用品。
这对双警夫妻是第一次完成同一项任务。田丹微笑着说:“这次并肩战斗,将是我们美好而特殊的回忆。”从出入境办证窗口来到疫情防控路面卡口,她深刻感受到了丈夫在基层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更体会到筑牢疫情防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你冷不冷?要不要把雨衣穿上?”雨后气温陡降,田丹不忘关心一旁执勤的丈夫。
据李侃介绍,防疫检查点启用以来,过往的司乘人员对严格的防疫措施,总体是理解和支持的,偶有不配合的,把疫情形势和危害多讲一讲,也都能按防疫要求来做。
在传统节日七夕节来临之际,回望过往,一直扎根基层的李侃,觉得对妻子和这个家庭亏欠太多,“她不畏辛劳,操持家务,照顾老小,成了我安心工作的坚强后盾。”“我们既是夫妻,也是战友,肩负着同样的职责使命和家庭重担。”
从执勤点换班后,李侃为妻子送上了结婚以来的第一束鲜花,真诚地对田丹说,“老婆,你辛苦了!希望我们一辈子温暖相知,平淡相守,并肩守卫这座城,携手守护这个家。”(记者尹立群、特约记者景岩)
无“声”胜有“声”
8月13日上午10时,杜柳高速卡口,聋人志愿者为值守的工作人员送来了多个热气腾腾的锅盔,大家吃得很香。
这些锅盔是聋人夫妻卢尧、张馨月清早起来特地做了送来的。去年,他俩在高家渡社区开了一家卢尧锅盔店,平时生意好,回头客很多,两口子日子过得不错。
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十分关心这个家庭的生活,曾给两口子提供就业帮助和心理辅导。卢尧心里很感激,总想为社会尽一份力,于是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每次只要